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马不跨两鞍

一马不跨两鞍

旧时比喻贞女不事二夫。《元史.列女传》:“衣氏,汴梁儒士孟志刚妻。志刚卒,贫而无子,有司给以棺木。衣氏给匠者曰:‘可宽大其棺,吾夫有遗衣服,欲尽置其中。’匠者然之。是夕,衣氏具鸡黍祭其夫,家之所有悉散之邻里及同居王媪,曰:‘吾闻一马不被(鞁)两鞍,吾夫既死,与之同棺共穴可也。’遂自刭死。”绐:欺哄。刭:用刀割脖子。


主谓元人谚语。一匹马不披两具鞍鞯。比喻一女不嫁二夫。元·王实甫《西厢记》5本3折:“道不得~,可怎生父在时,曾许了我,父丧之后,母倒悔亲,这个道理那里有?”△多用于说明旧社会妇女的婚姻观念方面。→一女不嫁二夫 ↔一人脚踩两只船


【词语一马不跨两鞍】  成语:一马不跨两鞍汉语词典:一马不跨两鞍

猜你喜欢

  • 山阴访

    同“山阴访戴”。清黄景仁《庐州客舍寄宜兴万黍维时黍维将来奈何余又将之泗州矣》诗:“抱柱曾惭桥下期,买舟未果山阴访。”

  • 黄金铸范蠡

    《国语.越语下》:“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浃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相传范蠡遁隐后,变易姓名,适

  • 朝乾夕惕

    同“昼乾夕惕”。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乐器》:“不执一,则存省愈严,陟降一心,德业一致,此朝乾夕惕,存神尽性之密用,作圣之功,于斯至矣。”《红楼梦》十八回:“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并列 乾,乾乾,自

  • 断齑画粥

    《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注引《东轩笔录》(宋.魏泰撰):“公(范仲淹)少与刘某同上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酢木

  • 齐门挟瑟

    同“齐门操瑟”。清郁植《悲歌》:“齐门挟瑟嗟徒工,独立荒郊泪如霰。”【典源】 唐·韩愈《答陈商书》:“齐王好竽,有求仕于齐者,操瑟而往,立王之门三年不得入,叱曰:‘吾瑟鼓之,能使鬼神上下,吾鼓瑟,合轩

  • 赐骸骨

    源见“乞骸骨”。谓赐还骸骨归葬故里。古代官吏请求皇上批准退休的婉词。《史记.项羽本纪》:“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明史.刘之纶传》:“乞削臣今官,赐骸骨。”【词语赐骸骨】   汉

  • 足高气扬

    同“趾高气扬”。明沈德符《野获编.谐谑》:“若初进者足高气扬,凌轹前辈。”见“趾高气扬”。《东周列国志》24回:“宰孔视桓公~,似有矜高之色,乃应曰:‘君以为可,谁敢曰不可!’”【词语足高气扬】  成

  • 霜螯杯

    同“霜螯持”。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词:“未应两手无用,要把霜螯杯。”

  • 出门一笑大江横

    面对滔滔大江,出门一笑。 形容人的旷达襟怀。语出宋.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 隔纱睹物

    此为耶律迭里特医术高超事。迭里特,字海邻,契丹贵族耶律辖底的儿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即位后,拜他为迭剌部夷离堇(军事长官)。迭里特强壮有力,善骑马射箭,技术高超,就是马被绊倒,他也不会从马上跌下来。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