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藏几淹留既久,忽念中国,洲人遂制凌风舸以送焉。激水如箭,不旬即达东莱(今山东莱阳一带)。”相传隋处士元藏几航海遇风,船沉没。他随浪漂流到一个海岛上。岛上人热情款待他,留他住
双方尖锐对立,其势不可并存。《战国策.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亦作“势不两存”。《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得报恳恻,知与(文)休久结嫌隙,势不两存。”主谓 势,情势;立,
《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三辅决录》注曰:“辛缮字公文,治《春秋》、《谶》、《纬》,隐居华阴,光武征不至者。有大鸟高五尺,鸡首燕颔,蛇颈鱼尾,五色备举而多青,栖缮槐树,旬时不去。弘农太守以闻,诏问百僚,
南朝梁刘谅的别号。《南史.刘谅传》:“刘谅,字求信,小名春,孝绰子也。少好学,有文才,尤详晋代故事,时人号曰‘皮里晋书’。”主谓 一部《晋书》熟烂于心中。形容有学识。语出《南史·刘谅传》:“少好学,有
唐代李勣为姊煮粥的故事。《新唐书.李勣传》:“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后以“煮粥焚须”比喻手足情深。连动 比喻手足之爱。语本《新唐书·
恒:常。 一个国家,在国外没有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经常容易被灭亡。 意谓多难可以兴邦,安逸适足以亡国。语出《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对别人猜疑就不要任用,既任用别人,就不要猜疑。 表示用人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语出《旧唐书.文宗纪上》:“五月壬戌朔戊辰诏:‘元首股肱,君臣象类,义深同体,理在坦怀。夫任则不疑,疑则不任。’”(任:
《汉书.贾谊传》:“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西汉名士
源见“挥戈回日”。谓使时光倒转。清归庄《用来韵酬榕庵》诗:“难把长戈回白日,漫携短句问青天。”
见〔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