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坟五典

三坟五典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汉孔安国《尚书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后因以“三坟五典”泛指我国最古的书籍。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三坟五典,公能读之。”


并列 传说中我国最早古籍。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颖达疏:“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汉·崔瑗《东观箴》:“洋洋东观,古之史官,~,靡义不贯。”也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典源】《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趋过, 王曰:‘是良史也, 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疏:“正义曰:‘孔安国《尚书序》云: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 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今译】春秋时楚昭公与右尹子革说话,正逢左史倚相快步走过,昭公说:“这是一个好史官,你要好好对待他。他能够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皆古书名,是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

【释义】后以此典泛指古代典籍。

【典形】 八索九丘、典坟、读书夸左史、皇坟、丘坟、三坟五典、倚相书、世间倚相、典坟书。

【示例】

〔八索九丘〕 明·杨慎《七犯玲珑》:“星辰颠倒,三心五噣; 简编讹秽,八索九丘。”

〔典坟〕 清·程先贞《范质公先生墓次星来舅韵》:“曾从元气想氛氲,入拜门墙问典坟。”

〔读书夸左史〕 北齐·颜之推《古意》:“作赋凌屈原,读书夸左史。”

〔皇坟〕唐·韩愈《醉赠张秘书》:“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

〔丘坟〕 明·陈子龙《哭张天如先生》:“禹穴酉阳多典籍,可能地下作丘坟。”

〔三坟五典〕 明·冯惟敏《点绛唇·李中麓归田》:“囊括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倚相书〕 宋·陆游《寄题王才臣山居》:“出游耻怀弥衡刺,归卧尽读倚相书。”


【词语三坟五典】  成语:三坟五典汉语词典:三坟五典

猜你喜欢

  • 蝶为周

    同“蝶化庄生”。清赵翼《新霁同杏川诸人散步》诗:“声在树间禽姓杜,香寻花底蝶为周。”

  • 堕泪碣

    同“堕泪碑”。唐陈子昂《岘山怀古》诗:“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词语堕泪碣】   汉语大词典:堕泪碣

  • 射日

    源见“羿射九日”。借指攻克顽敌。明夏完淳《大哀赋》:“既追风而西捷,遂射日以南侵。”陈毅《卫岗初战》:“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词语射日】   汉语大词典:射日

  • 锦回文

    同“锦织回文”。明汤显祖《紫钗记.泪烛裁诗》:“你拼了个锦回文学窦娥。”

  • 子云宅

    同“扬雄宅”。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诗:“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 沈郎衣带宽

    源见“沈约瘦”。借指身体消瘦。宋向滈《阮郎归》词:“空饮恨,废追欢。沈郎衣带宽。”

  • 寅清

    《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后世多以“寅清”为官吏箴戒之辞,谓言行敬谨,持心清正。宋杨万里《樱桃》诗:“天上荐新旧分赐,儿童犹解忆寅清。”明李东阳《送董礼部尚矩还南京》诗:“谁言省署寅清地,

  • 帷毂

    《后汉书.舆服志上》:“近小使车,兰舆赤毂,白盖赤帷,从驺骑四十人。此谓追捕考案,有所敕取者之所乘也。”后以“帷毂”为受命为方镇之典。明李日华《西厢记.白马起兵》:“帷毂登坛,权旌驻节。”【词语帷毂】

  • 御魑

    同“御魑魅”。唐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御魑恩犹贷,思贤泪自潸。”

  • 杨仆楼船

    楼船,设有层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于作战。杨仆,西汉宜阳(今河南宜阳县)人,曾任御史、主爵都尉等职务,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相吕嘉叛乱,杀死汉朝使者。汉武帝任命杨仆为楼船将军,与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