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丙魏

丙魏

丙吉、魏相二人的合称。丙吉、魏相先后担任汉宣帝的丞相,以能识大体,为政宽平名重于世。丙吉、魏相二人相友善,被人称为贤相。《汉书·魏相丙吉传·赞》曰:“古代经书称国君为‘元首’(即“头”,喻君王),称大臣为‘股肱’(即“手臂和大腿”,喻帝王左右辅助得力的臣子)。二者很明显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的。因此君臣相配合是自古至今天经地义的常理。看一看汉朝的丞相,高祖开基创业时,萧何、曹参的名位在众臣之上;在汉宣帝复兴时,丙吉、魏相又名重一时。在那时对官员的贬退和晋升都有固定的法度和程序,各级官吏都能进行公正的治理,多数高级官员都能胜任自己的职位,天下人都推崇盛行礼貌和谦让的社会风尚。看一看那时,因皇帝圣明,臣子贤德而使社会安定的史实,难道是虚夸的吗?”

【出典】:

汉书》卷74《魏相丙吉传·赞》:3150、3151页:“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是故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势也。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览其行事,岂虚乎哉!”

【例句】:

唐·斐度《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运偶唐虞盛,情同丙魏深。” 宋·宋祁《将到都先献枢密太尉相公》:“今日献谋须丙魏,他年宾客但邹枚。” 清·高其倬《蓟州新城》:“且复命丙魏,不啻求韩彭。”


【词语丙魏】   汉语词典:丙魏

猜你喜欢

  • 菽水之欢

    同“菽水承欢”。宋陈亮《祭蔡行之母太恭人文》:“母子相与为命以致菽水之欢者,又数年于此矣。”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入则孝,出则弟,怎离白发之双亲?到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齑盐之分。”偏正 菽,豆。

  • 沉碑忧岸谷

    源见“杜预沉碑”。谓执着于身后显名。宋欧阳修《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可笑沉碑忧岸谷,谁能把酒对江山?”

  • 蟠木

    源见“樗栎”。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喻无用之材。亦用为自谦之辞。唐孟郊《山老吟》:“蟠木为我身,始得令天年。”【词语蟠木】   汉语大词典:蟠木

  • 三长两短

    指意外的事故,通常指死亡。明代范文若《鸳鸯棒.恚剔》:“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并列 发生意外灾祸或事故,大多指死亡。《醒世恒言》卷8:“倘有~,你取出

  • 南冠客

    同“南冠”。明唐顺之《永年公馆夜宿》诗:“栖迟异域南冠客,嘹唳长风北雁声。”清颜光敏《送朱锡鬯之济南》诗:“讼庭尚有南冠客,莫向燕台思故人。”自注:“时亭林以诏狱在济南。”【词语南冠客】   汉语大词

  • 石髓空握

    源见“王烈髓”。喻访友不遇。唐陈子昂《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诗:“石髓空盈握,金经秘不闻。”

  • 观河

    同“观河面皱”。清钱谦益《再次茂之他字韵》:“迟暮将离无别语,好将白发喻观河。”【词语观河】   汉语大词典:观河

  • 蓬矢桑弧

    同“悬弧射矢”。宋何梦桂《沁园春.寿毅斋思院五十二岁》词:“尚书当年,蓬矢桑弧,初度佳期。”【词语蓬矢桑弧】  成语:蓬矢桑弧

  • 平津礼士

    源见“东阁招贤”。称颂人能礼贤下士。陈懋鼎《伦敦赠陶七彪部郎在宽》诗:“相馆即今皆厩库,平津礼士独能贤。”

  • 蹲鸱为羊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语.勉学》(卷三):“江南有一权贵,读误本《蜀都赋》注,解‘蹲(dān)鸱(chī),芋也’乃为‘羊’字。人馈羊肉,答书云:‘损惠蹲鸱。’举朝惊骇,不解事义。久后寻迹,方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