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丰城剑气

丰城剑气

王嘉拾遗记.昆吾山》载:相传昔吴国武库中的兵刃铁器俱被黄、白二兔食尽,杀之,腹有铁胆肾。王乃召剑工,令铸其胆肾以为剑,一雌一雄,后以石匣埋藏。及晋中兴,夜有紫气冲斗牛。张华使雷焕为丰城县令,掘而得之。华与焕各佩其一。后华遇害,失剑所在。焕子佩其一剑,过延平津,剑鸣飞入水,亦失之。又《晋书.张华传》载:吴灭晋兴之际,斗牛间常有紫气。尚书张华请教于雷焕。焕说“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并说剑在豫章 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华、焕分佩二剑,后“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汲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自此二剑俱失。后因用“丰城剑气”赞美宝物或杰士,亦指宝物、杰士有待识者发现。《二刻拍案惊奇》三:“丰城剑气冲天表,雷焕张华分宝。”清王诒寿《答施均父书》:“夫丰城剑气,待茂先而始腾;?阳玉检,遇子伯而增宝。”


并列 比喻宝物是埋没不了的。语本《晋书·张华传》:“传说吴灭晋兴之时,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知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尚书张华任其为丰城令。到任后,于狱中挖出宝剑两口,一名龙泉,一名太阿。斗、牛之间紫气即消失。”△多用于宝物方面。


【词语丰城剑气】  成语:丰城剑气汉语词典:丰城剑气

猜你喜欢

  • 匪他

    《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诗经》中《頍弁》篇咏兄弟关系,不是外人,是手足之情,非他人所能比拟。后遂用为咏兄弟之典。唐.杜甫《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几年一会面,今日复悲歌。少壮

  • 杨柳腰

    源见“樊素”。借指唐白居易歌伎小蛮。《西湖佳话.白堤政迹》:“众亲友听了,俱又惊又笑道:‘声色场中,脂脂粉粉,老先生亦可谓司空见惯矣。况樱桃口、杨柳腰尚在身边,尽可消遣,为何一个商玲珑,便钟情至此?’

  • 深根固本

    比喻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汉书·荀或传》: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参见:○深根固柢见“深根固柢”。《后汉书·荀彧传》:“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以制天下。”【词语深

  • 纶诰

    源见“纶綍”。指皇帝的诏令文告。南朝 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始以文学游梁,俄而入掌纶诰。”【词语纶诰】   汉语大词典:纶诰

  • 白雪唱

    同“白雪歌”。唐钱起《赠东邻郑少府》诗:“一闻《白雪》唱,愿见清扬久。”

  • 蒲鞭之耻

    同“蒲鞭”。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约法遵宽,设蒲鞭之耻。”

  • 祖生鸡

    源见“闻鸡起舞”。指晋祖逖闻鸡起舞事。宋陆游《枕上》诗:“慵占贾谊鵩,空感祖生鸡。”

  • 学究天人

    《梁书.钟嵘传》:“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沈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学究天人。”究,研究。天人,天道、人事。形容人的学识渊博,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学问皆通晓。后因以“学究天人”作为形容知识渊博的人之典故

  • 执鞭

    手拿鞭子为人驾驭车子,引申为景仰、追随别人的意思。《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史记.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忻:同“欣”。【词语执鞭

  • 嫉恶如仇

    亦作“嫉恶若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蔡木龛》:“〔翁〕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