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为尊者讳

为尊者讳

原指封建社会史家记载历史的一种笔法,即在涉及统治者的一些丑恶行径时有意加以隐瞒。今则泛指不敢揭发掌权者所干的坏事。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其子公子般即位。鲁庄公庶兄公子庆父随即杀掉了公子般,而拥立庄公幼子公子启方即位,是为闵公,庆父也就因此把持了鲁国政权。为了了解鲁国政局内幕,公元前661年,中原霸主齐桓公派齐大夫仲孙湫使鲁。仲孙归国后,向齐桓公提出了“不去庆父,鲁难未已”的看法,从而为齐国制定对鲁政策提供了依据。对于仲孙湫出使鲁国这一史实,鲁史《春秋》记为:“冬,齐仲孙来。”对此,《春秋公羊传》解释说,齐仲孙为何来鲁?因为他是为庆父弑君而来。既然如此,却何以只书齐使来而不书其他,则是因为他是外国使臣。为什么只书外国使臣,是因为按照《春秋》笔法,要为有权位的人、为长辈亲属、有道德和才能的人隐瞒他们不光彩的历史。

【出典】:

《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冬,齐仲孙来。仲孙者何?公子庆父也。公子庆父,则曷为谓之齐仲孙?系之齐也。曷为系之齐?外之也。曷为外之?《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例句】:

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成公九年》疏:“释曰:‘《春秋》讳有四事,一曰为尊者讳耻,二曰为鲁讳败,三曰为贤者讳过,四曰为同姓讳疾。’”


【词语为尊者讳】  成语:为尊者讳

猜你喜欢

  • 胸有竹

    同“胸有成竹”。清赵翼《编校文瑞师集感赋》:“与可画先胸有竹,庖丁解在目无牛。”

  • 白战

    宋.苏轼《聚星堂雪诗》序:“与客会饮聚星堂,忽忆欧阳文忠公,作守时,雪中约客赋诗,禁体物语,于艰难中特出奇丽。”欧阳修为颍州太守时,曾与客会饮,作咏雪诗,规定禁用一类常用形容雪的字眼。后苏轼继作太守,

  • 罗浮路远

    源见“罗浮梦”。咏古梅。宋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词:“姑射青春对面,驾飞虬、罗浮路远。”

  • 朔望

    农历每月的初一与十五。按封建礼制,这两天都要向父母请安问好。《汉书.外戚传下》:“其孝东宫,母阙朔望。”唐代颜师古注:“东宫,太后所属也。朔望,朝谒之礼也。”《后汉书.岑彭传》:“有诏过家上冢,大长秋

  • 酌蠡水

    源见“管窥蠡测”。比喻取其很少一点。宋李清照《词论》:“真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

  • 主敬存诚

    《易.乾》:“闲邪存其诚。”《礼记.少仪》:“宾客主敬,祭祀主敬。”后以“主敬存诚”谓恪守诚敬。宋儒以为律身之本。清王鼎《朱子原订近思录序》:“古之圣贤,戒慎恐惧,主敬存诚,默察乎天命民彝之本。”并列

  • 东山妓

    《世说新语.识鉴》:“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南朝.梁.刘孝标注:“宋明帝《文章志》曰:‘安纵心事外,疏略常节,每畜女妓,携持游肆也。’”东晋.谢安游乐会

  • 乞食子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洽生商贾,常从人寄饮食,人多厌之者。”韩信未发迹前,不得为吏,又不能经商,一度生活极为困难,常常寄人门下,求得饮食,故被后人称为

  • 寡和

    源见“曲高和寡”。谓高雅之作能唱和者很少。唐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诗:“满空飞舞应为瑞,寡和高歌只自娱。”【词语寡和】   汉语大词典:寡和

  • 粗服乱头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容止》载:“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晋河东闻喜人裴楷,字叔则。仪表俊秀,脱去帽子,粗服乱头,也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