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桩祸事供选择,自然选取其轻者。语出《国语.晋语六》:“范文子曰:‘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韦昭注:“有二福择取其重;有二祸择取其轻。”《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或曰:‘拒之必为患。’
凫:野鸭。乙:通“”,燕子。同样一只大雁,越人认为是野鸭,楚人认为是燕子。比喻由于主观条件的制约,对同一事物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南朝时,佛教盛行,道家也不示弱。司徒从事中郎张融(事迹见“量体裁衣”条
源见“蔡泽年寿”。指唐举为蔡泽戏说看相。唐李白《送蔡山人》诗:“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穆天子传》:“天子赐之上姬之长,是曰盛门。天子乃为之台,是曰重璧之台。……盛姬求饮,天子命人取浆而给,是曰壶輲。天子西至于重璧之台,盛姬告病口,天子哀之。是曰哀次。天子乃殡盛姬于毂丘之庙。……天子南
源见“庖丁解牛”。比喻观察事物透彻,处理问题得心应手。唐杜牧《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淮南縻职叙旧成二十二韵》:“谬陪吾益友,祗事我贤侯。印组萦光马,锋铓看解牛。”
源见“诗筒”。指文人相互唱和,以筒传递。明李东阳《斋居和亨父》诗:“书筒忽东遣,诗檄已西传。”【词语书筒】 汉语大词典:书筒
源见“拍洪崖肩”。泛指仙人。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至夫滕公长往,佳城开白日之征;洪崖不归,曾丘控紫云之盖。”【词语洪崖】 汉语大词典:洪崖
贞:坚贞。谅:通“勍”,固执。 表示守节坚贞但行事并不固执。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贞而不谅。”《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赞》:“贞而不谅,薛方近之。”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郎中温雅,器识纯素
同“鸟尽弓藏”。晋陶潜《饮酒》诗:“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后以“变古易常”,谓改变传统与风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春秋》之法,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者,谓幸国。”并列 更改传统的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