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卷四一二引《孔子家语》:“子路见孔子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游;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后以“谋养”指为养亲而仕。明叶盛《水东日记.圭斋许氏赠公碑》:“为贫谋养,不择禄仕,间关外补,四十
源见“锦囊三矢”。指出征复仇。柳亚子《鹧鸪天》词:“请缨已见同仇奋,囊矢终期奏凯还。”【词语囊矢】 汉语大词典:囊矢
源见“留侯借箸”。指高才献策。元谢应芳《赠章彦复省掾》诗:“祖逖鞭方着,张良箸欲筹。”
《史记.陈丞相世家》:(汉七年,高帝刘邦)“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得以开。”燕支,同胭脂,指美女。却虏,使敌人退却。据裴骃集解引桓谭《新论》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
同“追风蹑景”。明梅鼎祚《玉合记.赠处》:“是好马,那竹批双耳,镜夹方瞳,灭没权奇,追风蹑影,小生虽乏鸿章,敢扬骏骑。”见“追风蹑景”。【词语追风蹑影】 成语:追风蹑影汉语大词典:追风蹑影
同“问鼎”。唐柳宗元《封建论》:“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述补 鼎,指夏禹所铸九鼎,夏、商、周三代相沿为传国之宝,问鼎的大小轻重,指企图夺取天下。《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楚子问鼎之
源见“乘车戴笠”。形容友谊深厚,不以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变化。宋陈与义《杂书示陈国佐》诗之四:“时逢下车揖,慰我两眼青”。亦指不以贵贱而改变交情的挚友。明高启《北郭秋夜喜徐幼文远来兼送南游》诗:“当时结交
此典指张耳、陈馀由断颈无悔的刎颈之交到互相攻杀。后以此典比喻势利之交,不能善始善终。张耳(?——前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战国末为魏国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令。秦末与陈馀同从武臣北定赵地。武
《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著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即遥集之母也。”按,“借客驴”,《晋书》卷四十九《阮咸传
源见“汉柳三眠”。即柽柳。它像人一样一日三眠,三起三伏。明徐渭《子侯芳园》诗:“未羡三眠柳,那论并萼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