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偃武修文

偃武修文

指停止战争并从事振兴文教礼乐的活动。周武王灭商之后,回到自己的首都丰邑。从此,他决定不再进行战争而振兴礼乐。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下令把战马通通赶到华山之南,把牛群驱放到华山以东的桃林。

【出典】:

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例句】:

汉·桓谭《新论·识通》:“(汉文帝)即位而偃武修文,施布大恩,欲息兵革,与匈奴和亲。” 鲁迅《二心集·知难行难》:“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相好,作牢靠的时候是偃武修文,粉饰粉饰。”


并列 偃,停止;修,修明、提倡。停止武备,提倡文教。语出《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三国志·魏书·三少帝传》:“朕以不德,讬于王公之上,夙夜战战,忘寝与食。今欲~,以崇大化。”△旧多用于国家大政方面。→投戈讲艺 ↔穷兵黩武。 也作“修文偃武”、“偃兵修文”、“偃武崇文”、“偃武觌文”、“偃武兴文”、“偃武行文”。


【词语偃武修文】  成语:偃武修文汉语词典:偃武修文

猜你喜欢

  • 式好

    《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后因以“式好”谓骨肉和好。《儒林外史》四四回:“兄弟相助,真耽式好之情;朋友交推,又见同声之义。”【词语式好】   汉语大词典:式好

  • 仪态万千

    同“仪态万方”。冰心《再寄小读者》五:“而眼前一片无边的海水,更永远是反映着空阔的天光,变幻无极,仪态万千。”见“仪态万方”。秦牧《艺海拾贝·菊花与金鱼》:“每次观赏菊花和金鱼展览的时候,我都深深地体

  • 物至则反

    同“物极则反”。《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汉 刘向《新序.善谋》:“物至则反,冬夏是也;到高则危,累棋是也。”见“物极必反”。【词语物至则反】  成语:物至则反汉语大词典:物至

  • 故侯瓜

    源见“东陵瓜”。称扬隐居自立。唐王维《老将行》诗:“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宋苏轼《次韵王郁林》:“汉使节空馀皓首,故侯瓜在有颓垣。”【词语故侯瓜】   汉语大词典:故侯瓜

  • 金鱼公子

    源见“金鱼袋”。指贵族子弟。唐李贺《酬答》诗之一:“金鱼公子夹衫长,密装腰鞓割玉方。”王琦汇解:“金鱼公子,谓公子而佩金鱼袋者,盖贵胄也。”【词语金鱼公子】  成语:金鱼公子汉语大词典:金鱼公子

  • 贰行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后以“贰行”谓行为前后不一致。宋陈师道《送邢居实序》:“于是明古之制,与其疑谋贰行,隐志晦德,而论著其合否,考之其世,稽之于经,质之于友,而定其论,使学者有考

  • 空中咄咄书

    源见“殷浩书空”。形容失意惊讶愤懑的神态。宋陆游《庵中纪事用前辈韵》:“空中咄咄安用书,身外悠悠固难计。”

  • 溺儒冠

    《史记.郦食其传》:“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汉高祖不欢迎儒生,如果来客戴的是儒生帽子,汉高祖就把儒生帽子拿来,当尿盆用。后因用为轻视儒生

  • 差若豪厘,缪以千里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差若豪厘,缪以千里。”豪:通“毫”。厘:通“厘”。缪:通“谬”。毫、厘均是微小的长度和重量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后用差若豪厘,缪以千里形容极细微的差错,会造成严重后

  • 燎若观火

    同“明若观火”。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观火。”述补 燎,同“憭”,明白之意。比喻对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