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先郭隗

先郭隗

源见“黄金台”。指战国时燕昭王以礼招贤。清侯方域《赠梁明府》诗:“旧曾先郭隗,今始识韩荆。”


猜你喜欢

  • 鲁洁妇

    同“秋胡妇”。清钱谦益《嫁女词》之二:“岂若鲁洁妇,陌上行采桑。”【词语鲁洁妇】   汉语大词典:鲁洁妇

  • 鼎耳

    同“鼎雉”。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三:“野鸟无故数入宫,此正灾异。使魏徵在,必以高宗鼎耳之祥谏也。遂良不知此,舍鼎耳而取陈宝,非忠臣也。”【词语鼎耳】   汉语大词典:鼎耳

  • 颜回乐道

    源见“箪瓢陋巷”。称美贤士安贫乐道。唐王绩《被召谢病》诗:“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

  • 晋尚书

    《晋书.谢安传》:简文帝时,谢安“征拜传中,迁吏部尚书,中护军。”至晋武帝朝,“寻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又于土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晋朝大臣谢安,曾拜吏部尚书,又为

  • 伯瑜泣杖

    汉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伯俞,汉时人,姓韩。俞,一作“瑜”。后以“伯瑜泣

  • 爽笏

    源见“拄笏看山”。借指品高性清的僚属。明王逢《奉寄赵伯器参政伊时中员外五十韵》:“超然延爽笏,肃若卫寒更。”【词语爽笏】   汉语大词典:爽笏

  • 工度

    《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周时谚语称:“山有木,工

  • 耳食之言

    见“耳食之论”。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虽然偶有些‘~’,又不大抵是无关大局的事。”【词语耳食之言】  成语:耳食之言汉语大词典:耳食之言

  • 事亡如事存,事死如事生

    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 忘味

    同“忘味三月”。宋王禹偁《大合乐赋》:“若非审音以知政,安能制礼而作乐,听之忘味,佞邪之道弗兴。”【词语忘味】   汉语大词典: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