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凌云健笔

凌云健笔

凌(líng灵)云:直上云天;升向空中。此典指司马相如善于用笔写文章,使人读后如遨游天空。后以此典称颂文笔纵横,才气非凡。司马相如进献《大人赋》之后,汉武帝阅览大为高兴,飘飘然有直上云天之气概,好像遨游于天地之闾。此典又作“赋有凌云称”、“凌云之势”、“多才飘飘气”、“赋就凌云”、“凌云气”。

【出典】: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3063页:“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即《大人赋》),天子大说(yuè月,同“悦”,高兴),飘飘(飘飘然,得意样子)有凌云之气(势),似游天地之閒(通“间”)意。”

【例句】:

南朝梁·江淹《别赋》:“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唐·元稹《授杨巨源郭同玄河中兴元少尹制》:“相如有凌云之势,陶潜多把菊之情。” 宋·杨亿《刘校理属疾》:“多才最许飘飘气,少别还销黯黯魂。” 明·汤显祖《紫钗记》:“青云路有,赋就凌云奏,望朝云徘徊意久。” 明·余怀《水龙吟》:“白发l临头,黄金去手,负凌云气。”


【典源】《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天子既美子虚之事,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今译】 汉代司马相如 (字长卿) 有文才,擅辞赋,曾作《子虚赋》和《上林赋》,汉武帝读了,极口赞美赋中所述的上林苑之事。司马相如见武帝喜好仙道,就对武帝说:“上林苑之事并不完美,还有更美的。我曾作《大人赋》,尚未写完,请允许我完成后上奏奉献给您。”相如认为群仙都居住在山泽之间,形容枯瘦,这不是帝王的仙意,于是写就《大人赋》,极力铺陈渲染神仙事。相如将《大人赋》奉献给武帝,武帝读后大喜,觉得自己也飘飘欲仙,仿佛在天地之间凌云遨游。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文笔纵横,才气非凡。

【典形】 多才飘飘气、赋就凌云、赋有凌云称、凌云健笔、凌云气、凌云之势、马卿词赋、赋凌云、蜀客赋高、凌云赋、马卿赋、凌云笔、献赋欲凌云。

【示例】

〔多才飘飘气〕 宋·杨亿《刘校理属疾》:“多才最许飘飘气,少别还销黯黯魂。”

〔赋就凌云〕 明 · 汤显祖 《紫钗记》:“青云路有,赋就凌云奏,望朝云徘徊意久。”

〔赋有凌云称〕 南朝梁·江淹《别赋》:“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

〔凌云健笔〕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凌云气〕 明·余怀《水龙吟》:“白发临头,黄金去手,负凌云气。”

〔凌云之势〕 唐·元稹《授杨巨源郭同玄河中兴元少尹制》:“相如有凌云之势,陶潜多把菊之情。”


猜你喜欢

  • 摧枯拉腐

    见“摧枯拉朽”。《三合会讨满清檄文》:“~,破釜沉舟。”【词语摧枯拉腐】  成语:摧枯拉腐汉语大词典:摧枯拉腐

  • 谋孙

    同“孙谋”。唐王勃《乾元殿颂》:“玄枢上运,卜年开累圣之符;丹灶升遐,遗范敞谋孙之画。”【词语谋孙】   汉语大词典:谋孙

  • 大小阮

    源见“竹林七贤”。指阮籍和阮咸叔侄,借以称美叔侄。宋杨万里《和文明主簿叔见寄之韵》之二:“从来大小阮,一笑更谁知?”【词语大小阮】   汉语大词典:大小阮

  • 琴堂

    源见“鸣琴化治”。美称地方官署。唐韦应物《送唐明府赴溧水》诗:“到此安甿俗,琴堂又宴然。”元无名氏《刘弘嫁婢》三折:“恁时节乘肥马,衣轻裘,居馆阁,坐琴堂。”【词语琴堂】   汉语大词典:琴堂

  • 鱼素

    同“鱼书”。元方回《赠吕肖卿》诗之三:“湓浦释鱼素,阳山杳雁程。”【词语鱼素】   汉语大词典:鱼素

  • 斩袂

    同“斩袪”。《晋书.梁武昭王李玄盛传》:“休矣时英,茂哉隽哲。庶罩网以远笼,岂徒射钩与斩袂。”《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神考与元祐之臣,其先非有射钩斩袂之隙也,先帝信仇人而黜之。”【词语斩

  • 指随心痛

    源见“扼臂啮指”。谓母子相眷恋、相感应。清袁枚《上尹制府乞病启》:“馀胆罢含,断机尚在,未尝不指随心痛,目与云飞。”

  • 刘景升儿子若豚犬

    《三国志.吴书.吴主孙权传》裴松子注引《吴历》:“公(曹操)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

  • 高悝匿孤

    晋高悝( ㄎㄨㄟ kuī 亏)收养华轶妻儿的故事。《晋书.华轶传》:“初,广陵高悝寓居江州,轶辟为西曹掾,寻而轶败,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径年。既而遇赦,轶携之出首,帝嘉而宥之。”宥( ㄧㄡˋ

  • 完璧

    源见“完璧归赵”。比喻将原物完好地归还或退回。《西游记》六十回:“千万借扇搧灭火焰,保得唐僧过山,即时完璧。”亦用喻处女。宋周密《齐东野语.高宗立储》:“〔高宗〕尝各赐宫女十人……阅数日,果皆召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