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出谷迁乔

出谷迁乔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本谓从低处移到高处。后以比喻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宋王之道《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词:“黄鹂休欺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


并列 原指鸟从幽暗的深谷飞到高大的树上。语本《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多用以祝贺别人迁居。[例]市里盖起了一座七层高楼,又一批知识分子也能~了。△描写人乔迁新居。→乔迁之喜


【典源】《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 (zhengzheng),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今译】 《诗经·伐木》 一诗写道:“刀斧丁丁地砍树,鸟儿嘤嘤地啼鸣。鸟儿从深谷中飞出,飞上了高高树顶。”鸟儿,原并未确指黄莺,唐代白居易作《六帖》,把其归入莺门,后遂以此鸟为黄莺,沿用至今。

【释义】 后以此典祝颂人官职升迁或中试; 也贺人迁入新居。

【典形】 出谷莺、谷中莺、迁莺侣、迁木、迁乔、迁乔乐、迁莺、乔迁、莺出谷、莺迁、莺树、谷莺迁、黄莺迁古木。

【示例】

〔出谷莺〕 唐·白居易《和杨郎中贺杨仆射致仕》:“祥鳣降伴趋庭鲤,贺燕飞和出谷莺。”

〔谷中莺〕 唐·罗隐《送友人归夷门》:“至竟男儿分应定,不须惆怅谷中莺。”

〔迁莺侣〕 唐·李商隐《喜舍第羲叟及第》:“朝满迁莺侣,门多吐凤才。”

〔迁木〕 唐·骆宾王 《上梁明府启》:“使幽禽迁木,侣丹山于帝梧;鸣石浮川,应黄钟于仙管。”

〔迁乔〕 唐·刘禹锡《寄唐州杨八归厚》:“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

〔迁莺〕 唐·骆宾王《晦日楚国寺宴序》:“闻迁莺之候时,行欣宦侣; 见游鱼之贪饵,坐悟机心。”

〔乔迁〕 唐·张籍《赠殷山人》:“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莺出谷〕 清·王摅《许左黄招同程蚀庵》:“求友正如莺出谷,思亲还念燕巢梁。”

〔莺迁〕 唐·白居易《东都冬日会诸同年》:“桂折应同树,莺迁各异年。”

〔莺树〕 唐·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虽涸鳞濡沫,不觖望于鲸波; 而决羽抢榆,颇思迁于莺树。”


【词语出谷迁乔】  成语:出谷迁乔汉语词典:出谷迁乔

猜你喜欢

  • 来日苦无多

    未来的日子苦恨没有多少了。 常用作叹老之辞。语出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宋.苏轼《满庭芳》:“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宋.施彦直《北窗炙輠录》卷上:“宇文

  • 中郎摸金

    《后汉书.袁绍传》:“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袁绍起兵讨伐曹操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琢:雕刻。道:事理。 玉石不雕刻,不能成为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不能明白事理。语出《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韩诗外传》卷二:“玉不琢,不成

  • 夹袋中人物

    此典为施师点访求贤才、以备选用事。施师点(1124-1192年),宋信州上饶人,一说玉山(今均属江西)人,字圣与。好学能文,20岁入太学,每试都在前列。后为临安(杭州)府教授。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

  • 山泽臞

    源见“臞儒”。指隐士。宋陆游《自咏》:“平生意薄刀笔吏,投老身为山泽臞。”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记赋役》:“余本山泽之臞,无用于世。”

  • 塞翁

    源见“塞翁失马”。指忘身物外、不以得失为怀的人。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引周益公《谢衣带鞍马表》:“褐衣褐见,莫陈汉戍之便宜;马去马归,敢计塞翁之倚伏?”【词语塞翁】   汉语大词典:塞翁

  • 仲弓德

    《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汉代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鲁国人冉雍字仲弓,孔子认为他很有德行。后因以“仲弓德”比喻品德高尚

  • 灵威

    同“灵威丈人”。明夏完淳《寒泛赋》:“未受灵威之简,难逢苍水之精。榜人再唱,客子数惊。”【词语灵威】   汉语大词典:灵威

  • 邓家无子

    同“邓攸无子”。唐白居易《老来生计》诗:“陶令有田唯种黍,邓家无子不留金。”【词语邓家无子】  成语:邓家无子汉语大词典:邓家无子

  • 狗屎

    《新五代史.孙晟传》:“(晟)与冯延巳并为昪相,晟轻延巳为人,常曰:‘金椀玉盃而盛狗矢可乎?’”五代十国南唐时,孙晟和冯延巳都为李昪的宰相,孙晟鄙视冯延巳,常说:“金椀玉盃而盛狗矢可乎?”意即指冯延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