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凿坏而遁

凿坏而遁

源见“颜阖逾墙”。谓逃禄隐居。《老残游记》二回:“试问,与那凿坏而遁、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


连动 坏,通“培”、“坯”,屋的后墙;遁,逃走,隐藏。隐居不仕。语本《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币先焉,凿培而遁之。”《老残游记》2回:“试问,与那~,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坏,不读作huài。△多用于处世方面。也作“凿坏以遁”、“凿坯而遁”。


【典源】《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汉书·扬雄传》:“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 (pi) 以遁。”应劭注:“凿坏,谓颜阖也。鲁君闻颜阖贤,欲以为相,使者往聘,因凿后垣而亡。”

【今译】 鲁国国君听说颜阖是贤士,想任用他为相,派使者带礼物去聘请他。而颜阖不愿做官,听说使者来,凿穿后墙逃避。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甘心隐居,不愿为官。

【典形】 颜坏、幽遁凿坏、凿坏、凿坏而遁。

【示例】

〔颜坏〕 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贤非梦傅野,隐类凿颜坏。”

〔幽遁凿坏〕 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方欲闭门却扫,养拙以终年; 幽遁凿坏,甘贫而卒岁。”

〔凿坏〕 宋·扬亿《与客启明》:“越客逃名误凿坏,汉庭初聘碧鸡才。”

〔凿坏而遁〕 清·岑霁《寻涧上先生故居》:“凿坏而遁名难晦,采厥为粮世共贤。”


【词语凿坏而遁】  成语:凿坏而遁汉语词典:凿坏而遁

猜你喜欢

  • 碧作朱

    源见“看朱成碧”。形容心烦意乱,目光恍惚,错认对象。清纳兰性德《四时无题诗》之十一:“璇玑好谱断肠图,却为思君碧作朱。”

  • 人孰无过

    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词语人孰无过】  成语:人孰无过汉语大词典:人孰无过

  • 如旧识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到郑国访问通好,因为都是贤者,初次见到郑子产,就如老友相识,一见倾心。后用为咏友情之典。唐.白居易《伤唐衢二首》其

  • 醯鸡瓮

    源见“瓮里醯鸡”。比喻狭小天地。元张宇《闲述》诗:“何如剖破醯鸡瓮,看取人间大有天。”【词语醯鸡瓮】   汉语大词典:醯鸡瓮

  • 衾影何惭

    见“衾影无惭”。【词语衾影何惭】  成语:衾影何惭

  • 为之则易,不为则难

    清.彭端淑《白鹤堂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卷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原是从论述世事难易入手劝勉勤

  • 鸡碑

    《晋书.戴逵传》:“戴逵字安道,谯国人也。……总角时,以鸡卵汁溲由瓦屑作郑玄碑(溲,浸沃),又为文而自镌之,词丽器妙,时人莫不惊叹。”晋.戴逵,少年时博学多才,不仅善属文,又善弹琴,工于书画,多才多艺

  • 炊珠

    同“炊琼爇桂”。清李渔《有年》诗:“刈罢呼儿还拾穗,炊珠时节眼前过。”

  • 海棠春睡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太真即杨贵妃,初为寿王妃,后为女

  • 豹隐雾

    同“豹隐南山雾”。元项炯《感秋》诗之五:“狂奴豹隐雾,故人龙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