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分寸之功

分寸之功

见“尺寸之功”。《战国策·齐策三》:“夏侯公曰:‘孟尝君重非诸侯也,而奉我四马百人之食,我~而得此。’”


【词语分寸之功】  成语:分寸之功汉语词典:分寸之功

猜你喜欢

  • 峰腹凿字

    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华岳云台观中方之上,有山崛起半甕之状,名曰甕都峰。上(唐明皇)赏望嘉其高回,欲於峰腹大凿开元二字,填以白石,令百余里望见。谏官上言,乃止。”唐明皇看到华山的甕都峰,想在峰腹凿

  • 鷽鸠

    源见“榆枋之见”。即斑鸠。比喻小人。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不意鷽鸠伎俩,决飞只枪榆枋,白发青衫,竟作道旁苦李。”【词语鷽鸠】   汉语大词典:鷽鸠

  • 亡魂

    失魂落魄,比喻惊骇之至。《南史.韦叡传》:“魏将杨大眼将万余骑来战。……叡以强弩二千一时俱发,洞甲穿中,杀伤者众。矢贯大眼右臂,亡魂而走。”【词语亡魂】   汉语大词典:亡魂

  • 汉仪

    同“汉官仪”。唐李白《赠张相镐》诗:“庶同昆阳举,再睹汉仪新。”明高启《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词语汉仪】   汉语大词典:汉仪

  • 陶潜柳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晋陶潜,字元亮,又名渊明,曾为彭泽令,归隐后,自号为五柳先生。后因以“陶潜柳”为咏柳的典故。亦以比喻隐居之地或人。多

  • 杨家花

    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六《骊山记》:“帝又好花木,诏近郡送花赴骊宫。当时有献牡丹者,谓之‘杨家红’,乃卫尉卿杨勉家花也。其花微红,上甚爱之,命高力士将花上贵妃。贵妃方对妆,妃用手拈花,时匀面手脂在

  • 相忘江湖

    《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用泉水干了,鱼用湿气互相嘘吸,用口沫互相湿润,倒不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故后人以“相忘江湖”指自由自在的生活

  • 千日醒

    源见“千日酒”。形容美酒浓烈,饮之久醉不醒。唐鲍溶《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诗之五:“闻道中山酒,一杯千日醒。黄莺似传语,劝酒太叮咛。”

  • 蒲葵

    同“蒲葵扇”。清 丘逢甲《哀粤中之穷叠镇海楼送王豹君方伯之蜀韵》:“生有蒲葵归故令,死犹薏苡谤先侯。”【词语蒲葵】   汉语大词典:蒲葵

  • 拨灰煨芋

    源见“懒残煨半芋”。指高僧点化。清查慎行《迈陂塘.高江村宫詹属题蔬香图》词:“十年宰相非难事,且与拨灰煨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