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蕉鹿梦”。谓世事迷离虚幻,得失无常。宋戴复古《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疏。梦蕉还得鹿,缘木可求鱼。”
《世说新语.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晋书.王戎传》亦载此事。王戎怕人得到他家好李的种子,故皆钻其核方卖,由此可见其鄙吝。后因用为形容人吝啬的典故。《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王
《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后以“捕风捉影”喻虚幻不实或无根据地臆测。《朱子语类》卷六九:“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而进?”
泰阿:古代宝剑名。泰,一作“太”。把宝剑倒拿着,剑柄给了别人,锋刃对着自己。比喻随意地把权力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语本《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颜师古注:“言秦无道,令陈涉、项羽乘间而
宋代柳永《锦堂春》词:“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云雨:比喻男女欢爱。殢:( ㄊㄧˋ tì 替)滞留。并列 尤,缠绵、爱昵;殢,滞留、迷恋;云雨,旧时指男女欢爱。比喻男女欢爱情浓。明·崔时
源见“苏门长啸”。形容听到高士长啸。清王夫之《广遣兴》诗:“阮籍狂才闻凤啸,骆丞囚得伴蝉吟。”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阳盱请而洪灾息,桑林祷而甘泽滋。”阳盱、桑林:都是地名。相传夏禹曾在阳盱之阿为民请求灭息洪灾;成汤曾在桑林之际为民祈祷降临甘霖,都以民忧而己忧。旧因以比喻为政者诚心为民就能
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恁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劳后悔。”船到江心才想到补漏洞,为时已迟了。后以船到江心补漏迟比喻事先没及早防备,临时补救,无济于事。也简作“江心补漏。”元
《左传.襄公十四年》:“尹公佗学射于庾公差,庾公差学射于公孙丁。”春秋时有一位善射的能手,名叫公孙丁,许多射箭名手都是他的门徒。后用为咏授技艺老师之典。唐.韩愈《答张彻》诗:“结友子让抗,请师我惭丁。
《北堂书钞》卷六十五引《晋傅玄少傅箴》:“夫金木无常,方圆应形,亦有隐括,习与性成,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比喻说人经常接触什么。将会受到影响。后因用指人的品行将因环境影响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