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前车之鉴

前车之鉴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大戴礼记.保傅》:“鄙语曰……前车覆,后车诫。”汉刘向说苑.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后以“前车之鉴”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水浒后传》二五回:“前车之鉴,请自三思。”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


见“前车覆,后车戒”。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我的任务,则是让婷儿了解男性的各种心理特点,用各种~使婷儿懂得,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纠葛,需要注意与男性保持适当的距离。”


【典源】《荀子·成相》:“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韩诗外传》卷五:“鄙语曰:‘不知为吏,视已成事。’或曰:‘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车覆也。’故夏之所以亡者而殷为之,殷之所以亡者而周为之。故殷可以鉴于夏,而周可以鉴于殷。”《汉书·贾谊传》:“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已成事。’又曰:‘前车覆,后车诫。’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

【今译】 古代谚语讲: 不知如何当官吏,那就看看别人处理过的政事。又讲: 前边的车倾覆,后边的车就要引为鉴戒。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引为鉴戒,可使自己避免错误。

【典形】 覆车、覆前车、覆辙、前车覆、前车可惧、前覆辙、瞻前轨、蹈前车。

【示例】

〔覆车〕 晋·潘岳《西征赋》:“酒池鉴于商辛,追覆车而不寤。”

〔覆前车〕 唐·薛据《古兴》:“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

〔覆辙〕 清·黄景仁《答和维衍》之一:“比闻亦作湖海计,此我覆辙当鉴之。”

〔前车覆〕 汉·蔡邕《述行赋》:“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

〔前车可惧〕 清·秋瑾《望海潮·送陈彦安》:“世局堪惊,前车可惧,同胞何事懵懵。”

〔前覆辙〕 宋·张元干《次韵聪父见遗》之二:“世路肯遵前覆辙,交游谁识后凋松?”

〔瞻前轨〕 晋·陆机《欢逝赋》:“瞻前轨之既覆,知此路之良难。”


【词语前车之鉴】  成语:前车之鉴汉语词典:前车之鉴

猜你喜欢

  • 汤沐具而虮虱相吊

    汤沐:特指为死者沐浴所用的热水等物。具:备用。虮虱:虱子和虱卵。 比喻歼敌的条件成熟,敌人的末日已临。语出《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

  • 辙中涸鲋

    同“涸辙之鲋”。清袁于令《西楼记.乘鸾》:“吾儿辙中涸鲋,得占龙头,皆因友资之益。”【词语辙中涸鲋】   汉语大词典:辙中涸鲋

  • 舄凫

    源见“王乔凫舄”。喻地方官或仙人的行踪。宋李光《近传已有代者补之作诗见寄因次其韵》:“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清方文《太湖寿李溉林明府百韵》:“行矣新骢马,归哉旧舄凫。”【词语舄凫】   汉语大词典

  • 鲁壁弦歌

    源见“孔壁遗文”。指上古三代的礼乐。明李东阳《送孔公璜三代学录》诗:“虞廷礼乐新笾豆,鲁壁弦歌旧典坟。”

  • 徯苏

    源见“徯后之望”。谓期待苏息。清钮琇《觚賸.记吴六奇》:“方今九五当阳,天旅南下,正蒸庶徯苏之会,豪杰效用之秋。”【词语徯苏】   汉语大词典:徯苏

  • 我见妩媚

    《新唐书.魏徵传》:“帝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后以“我见妩媚”谓真正了解对方而欣赏对方。宋辛弃疾《贺新郎.邑中园林》词:“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尧封

    《书.舜典》:“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古史称尧命舜巡视天下,划为十二州,并在其十二座大山上封土为坛,以作祭祀。后因以“尧封”称中华疆域。唐杜甫《诸将》诗之三:“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 得返金刀

    《晋书.慕容超载记》:“慕容超字祖明,德兄北海王纳之子。苻坚破邺,以纳为广武太守,数岁去官,家于张掖。德之南征留金刀而去。及垂起兵山东,苻昌收纳及德诸子,皆诛之,纳母公孙氏以耄获免,纳妻段氏方娠,未决

  • 拔才岩穴

    《书.说命上》:“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恭默思道,梦帝赍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后因以“拔才岩穴”为君王寻求得到贤相之典。三国

  • 马卿壁

    同“马卿壁立”。清黄景仁《定风波.和余少云》词:“杜陵茅,马卿壁,我更无家可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