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前车之鉴

前车之鉴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大戴礼记.保傅》:“鄙语曰……前车覆,后车诫。”汉刘向说苑.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后以“前车之鉴”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水浒后传》二五回:“前车之鉴,请自三思。”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


见“前车覆,后车戒”。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我的任务,则是让婷儿了解男性的各种心理特点,用各种~使婷儿懂得,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纠葛,需要注意与男性保持适当的距离。”


【典源】《荀子·成相》:“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韩诗外传》卷五:“鄙语曰:‘不知为吏,视已成事。’或曰:‘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车覆也。’故夏之所以亡者而殷为之,殷之所以亡者而周为之。故殷可以鉴于夏,而周可以鉴于殷。”《汉书·贾谊传》:“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已成事。’又曰:‘前车覆,后车诫。’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

【今译】 古代谚语讲: 不知如何当官吏,那就看看别人处理过的政事。又讲: 前边的车倾覆,后边的车就要引为鉴戒。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引为鉴戒,可使自己避免错误。

【典形】 覆车、覆前车、覆辙、前车覆、前车可惧、前覆辙、瞻前轨、蹈前车。

【示例】

〔覆车〕 晋·潘岳《西征赋》:“酒池鉴于商辛,追覆车而不寤。”

〔覆前车〕 唐·薛据《古兴》:“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

〔覆辙〕 清·黄景仁《答和维衍》之一:“比闻亦作湖海计,此我覆辙当鉴之。”

〔前车覆〕 汉·蔡邕《述行赋》:“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

〔前车可惧〕 清·秋瑾《望海潮·送陈彦安》:“世局堪惊,前车可惧,同胞何事懵懵。”

〔前覆辙〕 宋·张元干《次韵聪父见遗》之二:“世路肯遵前覆辙,交游谁识后凋松?”

〔瞻前轨〕 晋·陆机《欢逝赋》:“瞻前轨之既覆,知此路之良难。”


【词语前车之鉴】  成语:前车之鉴汉语词典:前车之鉴

猜你喜欢

  • 悬鞀建铎

    《淮南子.氾论训》:“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鞀,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鞀。”因以“悬鞀建铎”指听取臣民意见

  • 江才尽

    同“江淹才尽”。陈去病《丁未八月海口藏书楼夜坐杂感》诗之七:“阿难忏矣江才尽,文字情魔两去来。”【词语江才尽】   汉语大词典:江才尽

  • 壅沙之策

    源见“囊沙”。谓相机破敌的计策。唐魏徵《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壅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 泣路

    同“哭穷途”。唐罗隐《谗书.屏赋》:“阮何情而泣路,墨何事而悲丝?”【词语泣路】   汉语大词典:泣路

  • 人生自古谁无死

    从古以来,人都免不了一死。 表示人要死得其所。语出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高则诚《琵琶记.风木余恨》:“人生自古谁无死?嗟君此恨凭谁语。可怜衰絰拜坟茔,不作锦

  • 磨涅

    源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比喻所经受的考验、折磨或外界的影响。宋林希逸《代陈玄谢启》:“磨涅岂无,恪守磷缁之训;方圆俱可,肯贻卿皂之讥。”清王晫《今世说.赏誉》:“故能居磨涅之中,而无缁磷之损。”【

  • 东周梦

    同“东鲁梦周”。清顾炎武《酬程工部先员》诗:“西蜀《玄》方草,东周梦未衰。”

  • 团扇怨秋

    源见“班姬咏扇”。喻指失宠或失意者的悲怨之情。宋辛弃疾《朝中措.九日小集世长将赴省》词:“年年团扇怨秋风。愁绝宝杯空。”

  • 扇席

    同“扇席温枕”。北周 滕王逌《〈庾信集〉序》:“烝烝色养,勤同扇席。”【词语扇席】   汉语大词典:扇席

  • 朔饥欲死

    源见“索米长安”。形容俸微挨饿。清尤侗《无酒歌》:“何况臣朔饥欲死,樵苏不爨突无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