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心猿意马”。指散乱多变的意念和心思。唐黄滔《六丈金身碑》:“值斯佛之成,斯会之设,俱得放心猿于菩提树上,歇意马于清凉山中。”明冯梦龙《挂枝儿.天平》:“定盘星莫要生偏向,拿定你意马,对定你心肠。
《战国策.宋卫策》载:相传公输般为楚设置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郢,说楚王。后遂用“裂裳裹足”为奔走急切之典。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
源见“红叶题诗”。借指旷女之怨。明阮大铖《燕子笺.写笺》:“并不是织锦回文,那些个题红宫怨。”
谓人知道满足,就不会因需求过度而受辱。《老子》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传》:“知足不辱,道家明诫也。”《警世通言》卷三一:“常言道:‘知足不辱。’官人宜急
同“花县”。明姚夔《寄赠咸宁唐大尹》诗:“凫飞南国花盈县,雉哺东郊柘满村。”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周时诸侯国,战国时为中山国,后为赵武灵王所灭),军人有病疽(患痈疽病)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立泣,人问曰:‘将军于若(你)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
同“巫山云雨”。明梁辰鱼《浣纱记.通嚭》:“今夜同欢会,梦魂飞,巫山一对暮云归。”
亦作“不食人间烟火”。烟火食:熟食,世俗食物。道家以为神仙是不吃烟火烧煮的食物的,因以喻人有道气或仙气。或比喻与世俗不同,有高尚情操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旧时用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赵自
源见“凿壁偷光”。形容学习勤苦。北周宇文逌《〈庾开府集〉序》:“穿壁未勤,映萤愈甚。”【词语穿壁】 汉语大词典:穿壁
源见“种玉”。指杨伯雍种玉处。喻指缔结婚姻的条件。明许潮《龙山宴》:“这山也堪凿梯仙,洞也堪耕种玉田。”【词语玉田】 汉语大词典: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