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北榜

南北榜

明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又称“春夏榜”。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官名。掌讽导礼法,开谕古谊及国家恩谕大节,以诏王善)白信蹈为考试官,录取宋琮等51名,经三月廷试(由皇帝亲自策问会试中试者的考试,又称殿试)后,以陈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刘谔为第三名,是为春榜。因所录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为此而命侍读(为皇帝讲读经史的官)张信、侍讲(给皇帝讲学之官,与侍读同为皇帝的文学侍从)戴彝(yí夷)等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10卷,增录北方人入仕。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水平低劣的试卷进呈,朱元璋大怒,五月,追定刘三吾为蓝玉党,以老戍边;白信蹈、张信等被凌迟(剐刑)处死;陈、刘谔、宋琮等人也遭遣戍;仅戴彝、尹昌隆免罪。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录取任伯安等61名,六月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名,王恕为第二名,焦胜为第三名,是为夏榜。因所录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南北榜案开明朝分南北取士的先例,至洪熙(明仁宗朱高炽年号,1425年)以后遂成定制。南榜即指明朝留都南京会试所张贴的榜。北榜指明代北京顺天府乡试录取的榜贴。

【出典】:

明史》卷137《刘三吾传》3942页:“三十年偕纪善白信蹈等主考会试。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帝益怒,信蹈等论死,三吾以老戍边,琮亦遣戍。帝亲赐策问,更擢六十一人,皆北士,时谓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


猜你喜欢

  • 神妪

    晋.干宝《搜神记》卷四:“永嘉中,有神见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晋.干宝在《搜神记》中述说有成夫人、能弹箜篌,闻弦歌,便起舞。后遂用为咏歌女、乐人

  • 依刘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王粲虽为避西京之乱,到荆州投奔刘表,但刘表因王貌不扬,对他并不重用,宾主关

  • 何逊恨

    源见“何郎灯暗”。指夜雨所添的愁绪。唐吴融《府试雨夜帝里闻猿声》诗:“雨滴秦中夜,猿闻峡外声。已吟何逊恨,还赋屈平情。”

  • 吉梦征兰

    源见“燕梦征兰”。指怀孕得子。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三一:“华灯挂壁祝添丁,吉梦征兰笑语馨。”

  • 铜人辞汉

    源见“金铜仙人”。指三国魏明帝迁金铜仙人至洛阳事。借指亡国或朝代变易。亦以感叹古今兴亡。元迺贤《读汪水云诗集》诗之一:“铁马渡江功赫奕,铜人辞汉泪滂沱。”

  • 病损文园

    源见“相如病渴”。借指文人受贫病折磨。宋周邦彦《宴清都》词:“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

  • 侍中口臭

    《艺文类聚》卷十七引应劭《汉官仪》曰:“侍中刁存,年老口臭。帝赐鸡舌香,令含之。”事又见《太平御览》卷三六七引汉应劭《汉官仪》。鸡舌香,因其似丁子(蝌蚪),故名丁子香,即今所谓丁香。汉三省故事,郎官日

  • 假隐自名

    源见“终南捷径”。谓借隐居沽名钓誉以猎取官位。《新唐书.隐逸传序》:“然放利之徒,假隐自名,以诡禄仕。”

  • 三毛七孔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后因以“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机。《儿女英雄传》二三回:“及至第二日,见着十三妹,费尽三毛七孔,万语千言,更是不容

  • 海上瓜枣

    参见“安期仙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