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意为案件已经判定,决不更改。用来称颂官吏的秉公执法。出自唐李元紘(chóng洪)的事迹。李元紘(?-733年)字大纲,祖籍滑州(今河南滑县),后移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元紘曾任雍州司户参军。当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许多官吏都顺望风指。太平公主曾与百姓争碾硙的所有权,元紘将碾硙判给了百姓。长史窦怀贞大惊,马上要他改判给太平公主。元纮便在判书后写了“南山可移,判不可摇”几个大字,以示其不改判的决心。后世遂传为佳话。亦称“南山铁案”。李元紘以后曾任宰相。

【出典】:

新唐书》卷126《李元纮传》4419页:“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紘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紘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例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问官申辩百端,终以为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见“南山可移”。《新唐书·李元纮传》:“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竟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元。元纮大署判后曰:‘~也。’”


【词语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成语:南山可移,判不可摇汉语词典: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猜你喜欢

  • 一言蔽之

    参见:一言以蔽之见“一言以蔽之”。况周颐《蕙风词话》卷5:“犹有~:若赤子之笑啼然,看似至易,而实至难者也。”【词语一言蔽之】  成语:一言蔽之汉语大词典:一言蔽之

  • 浣纱倾敌国

    源见“西施”。指君主惑于女色,荒废朝政,国败身亡。浣纱,指浣纱女西施。宋刘筠《再赋七言》:“欲选浣纱倾敌国,越王更起近江楼。”

  • 千箱庆

    源见“千仓万箱”。谓喜庆丰收。唐太宗《秋暮言志》诗:“已获千箱庆,何以继熏风?”唐李商隐《忆雪》诗:“欲俟千箱庆,须资六出妍。”

  • 着祖鞭

    源见“祖鞭先著”。借指勤勉进取,报效国家。清祁寯藻《石背沟纪游述志呈家步衢兄》诗:“余方喜母旧疴痊,君亦早晚着祖鞭。”

  • 白日黄鸡

    同“黄鸡白日”。明袁宏道《书尾以济川见期》诗:“白日黄鸡底相恼,玲珑争不为君歌?”【词语白日黄鸡】   汉语大词典:白日黄鸡

  • 玄豹

    源见“南山雾豹”。指怀才畏忌而隐的人。五代谭用之《寄徐遗》诗:“好向明庭拾遗事,莫教玄豹老泉林。”【词语玄豹】   汉语大词典:玄豹

  • 妖狐射影

    源见“含沙射影”。比喻暗中诽谤中伤。妖狐,即短弧。明 王錂《春芜记.解嘲》:“蒙问,把前言乍省,似妖狐射影,市虎惊心。”

  • 竹里琴

    《晋书.阮籍传》:“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晋代名士阮籍与侄阮咸等常作竹林之游,又善弹琴,故称“竹里琴”。后用作咏琴或借以咏叔父之典。唐.李端《题从叔沆林园》诗:“鸟哢花间曲,人弹竹里琴。”

  • 井底之蛙

    同“井蛙”。元关汉卿《裴度还带》二折:“如今有等轻薄之子,重色轻贤,真所谓井底之蛙耳。”偏正 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只看见很小一块天。比喻阅历浅短的人。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 文皇亲擢,马周徒步

    《旧唐书.马周传》:“〔马周〕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贞观三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