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吊民伐罪

吊民伐罪

孟子.滕文公下》:“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吊:安慰。抚慰受苦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亦作“伐罪吊民”、“伐罪吊人”。

明.沈采《千金记.励兵》:“入境秋毫无犯,吊民伐罪,敌破纵横。”

宋书.檀道济传》:“伐罪吊民,正在今日。”


并列 吊,慰问。指慰问受苦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语本《孟子·滕文公下》:“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三国演义》31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褒义。用于政治主张方面。→除暴安良 为民请命 护国救民 ↔草菅人命 祸国殃民。也作“伐罪吊民”、“伐罪吊人”。


【词语吊民伐罪】  成语:吊民伐罪汉语词典:吊民伐罪

猜你喜欢

  •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三国演义》一〇四回载:三国 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将姜维等秉其遗命,秘不发丧,缓缓退军。魏军主帅司马懿(字仲达)率军追击,遥见蜀军帅旗,诸葛亮纶巾羽扇端坐车上(实是木人)。懿恐中计,勒马逃回。百

  • 亡国之音

    源见“桑间濮上”。指侈靡淫乱的音乐。南朝 梁萧统《〈文选〉序》:“《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桑间 濮上,亡国之音表。”偏正 灭亡国家的音乐。也指象征国家灭亡的音乐。后多比喻萎靡轻浮的音乐。语出《礼

  • 信笔涂鸦

    源见“涂鸦”。谓随便书写,字迹如同鸦群一样凌乱,比喻字写得很稚拙或胡乱写作。常用为自谦之词。清李渔《意中缘.先订》:“僻处蛮乡,无师讲究,不过信笔涂鸦,怎经得大方品骘。”偏正 随意写写画画。比喻字写难

  • 朝隐

    不隐于山林而隐于朝廷,即身为朝官,行同隐士。汉代扬雄《法言.渊骞》:“或问:‘柳下惠非朝隐者欤?’曰:‘君子谓之不恭。古者高饿显,下禄隐。’”《后汉书.张衡传》:“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唐李贤

  • 板舆

    源见“潘舆”。指孝养双亲。唐王昌龄《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诗:“幸随板舆远,负谴何忧哉!”【词语板舆】   汉语大词典:板舆

  • 茵花泥絮

    同“茵溷花分”。庞树柏《贺新凉》词:“聘珠瘗玉都成误,但从今任天付与,茵花泥絮。”

  • 一县繁花

    同“河阳一县花”。唐方干《同萧山陈明府县楼登望》诗:“一县繁花香送雨,五株垂柳绿牵风。”

  • 拔旗易帜

    指韩信派汉兵奇袭赵军营寨,拔去赵军旗,换上汉军红旗,使赵军心大乱,汉军前后夹击,大败赵军。后以此典比喻推翻别人,取而代之。汉王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兵数万攻打赵国(今河北地区)。赵王歇和主将陈馀,聚集

  • 菲葑

    同“葑菲”。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菲葑不弃,敝帚自珍。”【词语菲葑】   汉语大词典:菲葑

  • 曾不崇朝

    曾:乃。崇朝( ㄓㄠ zhāo )即终朝。从天亮到早饭时叫终朝。 意谓不用一个早晨的时间。 极言时间之短。语出《诗.卫风.河广》:“谁谓宋远,曾不崇朝。”唐.杨齐哲《谏幸西京疏》:“自京到洛,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