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咳唾成珠

咳唾成珠

庄子.秋水》:“夔谓蚿曰(夔,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流波山上的一足兽。蚿,是一种百足之虫):‘吾以一足,趻踔而行(趻踔,音chěnchuō,进退不定跳躍前进),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蚿曰:‘不然,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

夔从人情出发,认为自己有一条腿腾躍而行就足够了,它问蚿非要长那么多的足,又怎么样呢?意思是讥其多余。蛟以天成自然作答,说我生的足多是天生自然,就像咳唾的时候喷出的唾沫星,大的如珠,小的如雾,散杂而下,出于自然一样,至于说为什么,那就不好追究了。“咳唾成珠”原是形容唾沫星之大者,后因以比喻文字优美,或比喻言谈议论的高明精当。

晋书.夏侯湛传》:“咳唾成珠玉,挥袂出风云。”明.李贽《初潭集.师友五》:“王景文在太学,与九江王阮齐名,阮尝曰:‘听景文谈,如读郦道元《水经》,各川支渠,贯串周匝,无有间断,咳唾皆成珠玑。”


兼语 咳嗽溅出的唾沫都化成了珍珠,比喻言辞极为精确,也比喻文辞极为优美。语本《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 喷则大者为珠,小者为雾。”宋·梅尧臣《读毛秘校新诗》:“前字五长篇,大须倾几曲,岂特元和间,~玉。”△褒义。用于赞扬人物的言谈表达方面的精美。也作“欬唾成珠”、“咳珠唾玉”。


【词语咳唾成珠】  成语:咳唾成珠汉语词典:咳唾成珠

猜你喜欢

  • 出关周史

    源见“紫气东来”。指弃官出关、西赴流沙隐遁的老子。借指弃官归隐。周史,周代的史官,老子曾为周之守藏史、柱下史,故称。宋刘克庄《水龙吟.丙辰生日》:“做取出关周史,莫做他、下山园 绮。”

  • 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

    家里儿子不读书,哪里来的官做? 旧时鼓吹读书是为了当官。语出明.佚名《增广贤文》:“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爷笑道:‘秀才将何为本?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今后须

  • 陈群蹙容

    蹙( ㄘㄨˋ cù 促):局促不安。三国魏陈群见曹丕自立为帝,因而局促不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魏文帝受禅,陈群有蹙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

  • 玉京山

    源见“玉京”。泛指仙境。唐 吕岩《忆江南》词之十二:“沉醉处,缥渺玉京山。”【词语玉京山】   汉语大词典:玉京山

  • 黄雀巢桂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成帝时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雀)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桂,赤色,汉家象。华不实,继无嗣也。王莽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后因以“黄

  • 死而后止

    见“死而后已”。《国语·晋语》:“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何日以来。”【词语死而后止】  成语:死而后止汉语大词典:死而后止

  • 乌照

    源见“三足乌”。指日光。南唐李煜逸句:“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词语乌照】   汉语大词典:乌照

  • 怀琰

    同“怀璧为罪”。琰,一种美玉。明刘基《秋怀》诗之八:“贾害岂无因,戒之在怀琰。”【词语怀琰】   汉语大词典:怀琰

  • 子猷过

    源见“访戴”。谓好友造访。唐刘长卿《月下呈章秀才》诗:“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

  • 行雨换追风

    源见“妾换马”。指人的倜傥风流。行雨,指美女。唐张祜《爱妾换马》诗之二:“绮阁香消华厩空,忍将行雨换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