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墓前自誓

墓前自誓

源见“羲之誓墓”。谓决心弃官归隐。宋陆游《示儿子》诗:“墓前自誓宁非隘,泽畔行吟未免狂。”


【典源】《世说新语·仇隟(xi)》:“王右军素轻蓝田”条注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 曰:“ (王) 述既显授,又检校会稽郡,求其得失,主者疲于课对。羲之耻慨,遂称疾去郡,墓前自誓不复仕。朝廷以其誓苦,不复征也。”《晋书·王羲之传》:“ (王) 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自今之后,敢谕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皦 (jiao) 日!’”

【今译】 晋代王羲之与王述彼此有嫌隙,后来王述任高官,去检察王羲之任郡守的会稽郡时,故意刁难挑剔。王羲之觉得耻辱,于是称病辞官,去父母墓前发誓说:“从今以后,敢于违背此心,再去贪求官位,就不是您们的儿子。让天地不覆载我,名教不容我。谨以诚心立誓,有如白日!”朝廷从此不再征召他。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释义】 后以此典指决心不再出仕为官。

【典形】 墓前自誓、誓墓羲之、右军誓墓。

【示例】

〔墓前自誓〕 宋·陆游《示儿子》:“墓前自誓宁非隘,泽畔行吟未免狂。”

〔誓墓羲之〕 元·赵文《塞翁吟》:“便万里金台筑就,已长分采药庞公,誓墓羲之。”

〔右军誓墓〕 清·丘逢甲《送朱古微学使》:“右军誓墓心谁白,永叔归田鬓未斑。”


猜你喜欢

  • 蜜口剑腹

    犹口蜜腹剑。谓嘴甜心毒。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合而为一,其患可胜道哉。”明 尹直《蹇斋琐缀录》卷一:“〔徐有贞〕私报商先生云:‘我无奈何回护,只得置足下于

  • 漆室效葵

    源见“漆室忧葵”。指普通百姓的爱国情怀。明屠隆《綵毫记.拜官供奉》:“念隐忧漆室效葵倾,鉴先幾曲突徙薪情。”

  • 提剑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汉高祖刘邦自称“以布衣提三

  • 斐豹请焚丹书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斐豹,隶也,著于丹书。栾氏之力臣曰督戎,国人懼之,斐豹谓宣子曰:‘苟焚丹书,我杀督戎。’宣子喜曰:‘而杀之,所不请於君焚丹书者,有如日。’乃出豹而闭之,督戎从之,踰隐而待

  • 萁豆炊

    同“萁豆相煎”。陈毅《‘七七’五周年感怀》诗:“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 鬼魅伎俩

    同“鬼蜮伎俩”。《歧路灯》九五回:“这些衙役鬼魅伎俩,千人一状,原也不必挂齿。”见“鬼蜮伎俩”。《歧路灯》95回:“这些衙役~,千人一状,原也不必挂齿。”【词语鬼魅伎俩】  成语:鬼魅伎俩汉语大词典:

  • 蛟珠

    源见“鲛人泣珠”。传说鲛人所泣之珠。亦喻似珠之物。蛟,通“鲛”。《孝经援神契》:“蛟珠,宋曰蛟鱼之珠,有光辉,可以饰旗。”宋梅尧臣《和江邻幾咏雪二十韵》:“云横冻鹏翼,霰集泣蛟珠。”此指霰。【词语蛟珠

  • 裂素之咏

    源见“班姬咏扇”。指汉班婕妤所写《怨歌行》。唐元稹《追封宋若华》诗:“班妃裂素之咏,谢氏散盐之章。”

  • 庞公不入城

    同“庞公采药”。宋陆游《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诗:“身似庞公不入城,东阡南陌饯余生。”

  • 槐国蚁

    同“槐根蚁”。清陈维崧《满江红.渡江后车上作》词之二:“梦里悲欢槐国蚁,世间得丧邻翁马。”【词语槐国蚁】   汉语大词典:槐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