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而化之

大而化之

原指以大道化服天下,后则形容为事当举其概要,不宜琐细、具体。齐人浩生不害问孟子,乐正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孟子回答道,他是个好人,是个实在的人。浩生不害又问,什么叫作好?什么叫作实在?孟子回答道,一个人使他人感到可爱便是好,他自己的确有值得人爱的优点便叫实在;那些优点确乎充实于他本身便叫作美;不止是充实,而且表现突出便叫作大;不但是大,而且能化服世人便叫作圣;圣人德广,以至到了神妙不可测度的境界,便叫作神。乐正子正是处在好和实在二者之间和美、大、圣、神四者之下。

【出典】:

孟子·尽心》下:“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例句】:

朱自清《文心序》:“这些新的又未免太无边际,大而化之了。”


其他 原是赞美一个人的修养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现用以形容做事马虎,不谨慎。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朱自清《文心序》:“这些新的又未免太无边际,~了。”△用于做事态度马虎方面。→粗枝大叶 敷衍了事 ↔寻根究底 小心翼翼


【词语大而化之】  成语:大而化之汉语词典:大而化之

猜你喜欢

  • 梁鸿杵臼

    同“梁鸿赁庑”。清郭麐《买陂塘.题黄小松秋影庵图》词:“武林路,约赁梁鸿杵臼,野航三两能受。”

  • 香令

    源见“荀令香”。指三国 魏荀彧。亦用以借指高雅才识之士。清纳兰性德《凤皇台上忆吹箫.除夕得梁汾闽中信》词:“心知,梅花佳句,待粉郎香令,再结相思。记画瓶今夕,曾共题诗。”【词语香令】   汉语大词典:

  • 甘冒虎口

    甘:心甘情愿。冒:冒险。虎口:比喻最危险的地方。甘心情愿冒最大的危险。比喻英勇无畏。公元200年,袁绍发兵南下攻曹,谋士田丰屡屡劝他以精锐骑兵骚扰曹操,使之疲弊,不要绝成败于一战。袁绍不但不听,却认为

  • 兄弟阋于墙

    主谓 阋,争吵。墙,这里指家内,泛指内部。原指兄弟龃龉不和睦,发生纠纷。后比喻内部纷争。语出《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所以从无产阶级的见地

  • 星车

    同“星使”。清赵执信《赠李生》诗:“待我乘星车,请子理烟棹。”【词语星车】   汉语大词典:星车

  • 丁是丁,卯是卯

    丁、卯:丁是天干之一,卯是地支之一,干支错误就影响农历的推算;丁卯又是木工“钉铆”的谐音,钉是器物接榫的榫头,铆是接榫的凹入处,也叫铆眼,钉铆错位就安装不上。 形容对事情十分认真,毫不马虎。语出《红

  • 捧心钓饵

    战国.庄周《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美,而不知?之所以美。”?,即颦,皱眉。越王献美女西施

  • 耐官

    《宋史.向敏中传》:“〔敏中〕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是日,翰林学士李宗谔当对,帝曰:‘朕自即位,未赏除仆射,今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又曰:‘敏中今日谢客必多,卿往观之,勿言朕意也。’

  • 兵贵先声

    《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后因以“兵贵先声”谓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威慑服敌人。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况兵贵先声。今发半天下之兵属王,安危成败,在百日之内,何可轻以为寻

  • 吹笙伊洛

    源见“王乔控鹤”。用写神仙风度。唐 鲍容《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赠白角冠》诗:“好见吹笙伊 洛上,紫烟丹凤亦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