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孔席墨突

孔席墨突

汉.班固《答宾戏》:“夫德不得身后而特盛,功不得背时而独彰。是以圣人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淮南子.修务训》作“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

席,指坐席。突,灶突,烟囱。黔,黑。席不暖,突不黔,是形容孔丘和墨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四外奔走游说,坐席未暖,灶突未黑即匆匆离去。后以此形容忙于世事,不暇安居。

唐.杜甫《发同谷县》诗:“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


见“黔突暖席”。《全唐文》卷796:“鹑居食者何汲汲,~何遑遑。”


【典源】《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蒙耻辱以干世主,非以贪禄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万民之害。”《文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注: 文子曰:“墨子无黔突,孔子无暖席,非以贪禄慕位,欲起天下之利,除万民之害也。”

【今译】 传说孔子每住一处连灶突都未熏黑就迁移,墨子每住一地连坐席都未暖热就离去。圣人之所以不畏山高河广,不惜忍受耻辱去四处游说诸侯,并非为了贪恋禄位,而是要为天下兴利除害。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为有益社会民众到处奔走; 也用以形容停留短暂。

【典形】 孔墨不暖席、孔突、孔席、墨突、墨灶、暖席、黔突、黔吾突、孔席无暖。

【示例】

〔孔墨不暖席〕 金·元好问《看山》:“孔墨不暖席; 盗跖华堂居。”

〔孔突〕 宋·陈师道《陈留市隐》:“飞走不同穴,孔突不暇黔。”

〔孔席〕 唐·岑参《西蜀旅舍春叹》:“早须归天阶,不能安孔席。”

〔墨突〕 宋·苏轼《磻溪石》:“墨突不暇黔,孔席未尝暖。”

〔墨灶〕 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天子命我,试守此邦,墨灶未黔,孔席无暖。”

〔暖席〕 唐·杜甫《发同谷县》:“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

〔黔突〕 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岂省曾黔突? 徒劳不倚衡。”


【词语孔席墨突】  成语:孔席墨突汉语词典:孔席墨突

猜你喜欢

  • 昭华琯

    ①特指吹之而能现车马山林的神琯。唐李商隐《昭肃皇帝挽歌辞》诗之三: “莫验昭华琯,虚传甲帐神。” ②泛指宫中管乐器。唐杜牧《出宫人》 诗之一: “闲吹玉殿昭华管,醉折梨园缥蒂花。” ●《西京杂记》卷三

  • 朝衣东市

    此典指晁错直言进谏被借口杀害。后以此典比喻直臣被害。晁(cháo巢)错(前200——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少时从张恢学申不害、商鞅之法家学说,通晓文献典故,任太常掌故。汉文帝时,奉命从故

  • 无口匏

    没有口的葫芦。《宋史.李沆传》:“沆为相,接宾客常寡言。马亮与沆同年生,又与其弟维善,语维曰:‘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 ㄆㄠˊ páo 袍)’。”【词语无口匏】   汉语大词典:无口匏

  • 良常

    南朝 梁陶弘景《真诰》十一载:秦始皇三十一年登句曲山北陲,会群官,叹曰:“巡狩之乐,莫过于山海。自今以往,良为常也。”后因以“良常”称句曲山北陲。山在今江苏省 句容县。清赵翼《寄怀杜阁》诗:“深壑透宛

  • 支公好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余嘉锡笺疏:“《建康实录》八引《许玄度集》曰:‘遁字道林,常隐剡 东山,不游人事,好养鹰马,而不

  • 梦周公

    同“梦周”。宋苏轼《周公庙》诗:“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典源】《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今译】孔子对周公是非常敬佩的。他说:“我衰老得太厉害了吧!

  • 隔靴爬痒

    同“隔靴搔痒”。清 钱大昭《迩言》卷六:“《朱子语类》云: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见“隔靴搔痒”。清·钱大昭《迩言》卷6:“《朱子语类》云:……扬子

  • 炊桂

    用桂烧饭。谓柴少而难得,贵重如桂。后因以比喻物价昂贵。《战国策.楚策》:“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今臣食玉炊桂。

  • 珠徙

    《后汉书.孟尝传》:“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东汉孟尝到合浦前,那里的地方官贪污腐败,乱采宝珠,

  • 麈谈助霏

    源见“麈尾清谈”。形容谈论高妙。清赵翼《白须》诗:“麈谈助霏清玉屑,牙慧增吐艳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