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颜渊,孔子高足弟子。苦:动词,以……为苦。孔:孔丘。卓:卓越,超绝。 颜渊因赶不上孔子学行的高超卓越而深感遗憾。语出汉.扬雄《法言.学行篇》:“‘颜不孔,虽得天下不足以为乐。’‘然亦有苦乎?’曰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听,本谓民众的听闻。后指民众的舆论。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处士豫章徐稚……德行纯备,著于民听。”《宋书.武帝纪下》:“其有讼狱亏滥,改刑乖愆,
《金史.食货志四》载:金曾规定,七品官以上,其家方许饮茶。后因称茶叶为“七品茶”。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花浮小盏三投酒,乳拨深炉七品茶。’人疑‘七品’当是‘七碗’之误。余曰:非也。金人七品官才
同“襦袴歌”。宋苏轼《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诗:“刑政虽首务,念当养其源。一闻襦袴音,盗贼安足论!”
见“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同“商山四皓”。汉荀悦《申鉴.杂言上》:“高祖虽能申威于秦 项,而屈于商山四公。”【词语商山四公】 汉语大词典:商山四公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后以“独清独醒”比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并列 形容与世俗不同流合污。语本《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
源见“麈尾清谈”。敬称高明的教诲。宋陆游《答薛参议启》:“某久疏麈尾之诲,喜闻鹢首之来。”【词语麈尾之诲】 成语:麈尾之诲汉语大词典:麈尾之诲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自无学术,仅能秉笔,有才名于时者尤忌之。……林甫典选部时,选人严回(或作迥、逈)判语有用‘杖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陟曰:‘此云“杖杜”,何也?’陟俯
比喻行事中遇到困难,迫于大势而又不能停止,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温峤(事迹见前“精神满腹”条)和庾亮等人平灭王敦之乱后,出为江州刺史。庾亮掌管朝中大权,不顾群臣劝阻,削除历阳内史苏峻兵权。公元3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