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孙山前置

猜你喜欢

  •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亲近仁义,结交邻国,这是国家的重要措施。 表示治国要把睦邻友好放在重要地位。语出《左传.隐公六年》:“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资治通鉴.晋纪.成

  • 始终若一

    同“始终如一”。《北史.魏纪三.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春正月〕辛未,诏以穰人首归大顺始终若一者,给复三十年。”见“始终如一”。《北史·魏孝文帝纪》:“诏以穰人首归大顺~者,给复三十年。”【词语始终

  • 得意扬扬

    扬扬:得意的样子。此典指晏婴的车夫因为能为他驾驶马车而表现得意的样子,甚为满意。晏婴(?——前500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他父亲晏弱死后,晏婴继任为齐卿,历

  • 袁酒无何饮

    同“袁丝日饮”。宋陈师道《次韵晁无咎除日述怀》:“袁酒无何饮,陶琴不具弦。”

  • 不为斗米折腰

    同“不为五斗米折腰”。明汪廷讷《狮吼记.谏柳》:“陶元亮不为斗米折腰,至今犹有生气。”

  • 獐头鼠目

    形容人的相貌委琐鄙俗。有时也用来指出身贫寒的人。出自唐李揆(kuí葵)语。李揆(710-784年)字端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家于郑州。出身冠族。开元末进士及第,历任陈留尉、左拾遗、右补阙、

  • 降志辱身

    降低志气,辱没身分。 表示与世俗合流。语出《论语.微子》:“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三国.魏.王粲《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仁君当降志辱身,以济事为务

  • 顾氏传神

    《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晋.顾恺之是中国名画家之一,他善于用传神的画技来绘画。后遂用为咏美画家之典。唐.李

  • 池中之物

    比喻没有志向的人,蛰处一隅。孙、刘联合赤壁破曹后,孙权以刘备为左将军,领荆州,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刘备到京城去拜见孙权,周瑜上书说:“刘备是一代枭雄,又有猛似熊虎的关羽、张飞辅佐,一定不会久居人下

  • 酒中仙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唐.李白潇洒疏狂,高逸豪放,极喜饮酒又极善饮酒,故杜甫诗称之为“酒中仙”。后因以“酒中仙”、“酒仙”代称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