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诛
《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今少卿报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唐.颜师古注:“不可讳谓安死也。”
“季冬”为冬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十二月。汉代每年于十二月处决犯人。后以“季冬诛”代指判处死刑或身处死境。
唐.李商隐《哭虔州杨侍郎》:“深知狱吏贵,几迫季冬诛。”
《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今少卿报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唐.颜师古注:“不可讳谓安死也。”
“季冬”为冬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十二月。汉代每年于十二月处决犯人。后以“季冬诛”代指判处死刑或身处死境。
唐.李商隐《哭虔州杨侍郎》:“深知狱吏贵,几迫季冬诛。”
《孔子家语》卷四《六本》:“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可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孔子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
源见“鹪鹩一枝”。喻指栖隐。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二十:“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
北周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卮。”倪璠注:“《八王故事》曰:‘陈思有神思,为鸭头杓,浮于九曲酒池。王意有所劝,鸭头则回向之。又为鹊尾杓,柄长而直。王意有所到处,于樽上镟之,
《后汉书.陈王(藩)列传》:“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同“孟母断机”。唐黄滔《祭钱塘秦国太夫人》:“训逾孟织,智迈谢围。”【词语孟织】 汉语大词典:孟织
源见“白鱼入舟”。为王朝勃兴之兆。《宋史.礼志十一》:“昔者流火开祥,周发荐文王之号;黄星应运,曹丕扬魏祖之功。”源见“授衣”。火,指大火星(即心宿),夏历五月的黄昏,火星在中天,七月的黄昏,星的位置
源见“聚麀”。比喻父子共妻,有如禽兽。唐皮日休《忧赋》:“宫掖紊乱,奸邪麀聚。”【词语麀聚】 汉语大词典:麀聚
《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李善注引《援神契》:“太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按,太山,即泰山,一名岱宗。后因以“游岱”谓人死亡。明王世贞《题扇》乙之四:“其人有工临
王褒《益州记》:“司马相如台在州西笮桥北,百许步。李膺云:‘市桥西二百步,得相如旧宅,今梅安寺南有秦台故墟。’”(引自《初学记》卷二十四)成都有汉代司马相如弹琴之琴台遗迹。故后用以咏琴,或借指蜀地之典
同“二疏还乡”。明何景明《立春日作》诗:“疏还念知止,庄论持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