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刘曜载记》:“刘曜字永明,元海之族子也。少孤,见养于元海。幼而聪慧,有奇度。年八岁,从元海猎于西山,遇雨,止树下,迅雷震树,旁人莫不颠仆,曜神色自若。元海异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从兄为不亡矣
源见“于公高门”。谓子孙后代显贵,光耀门庭。唐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诗:“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
唐.李贺《唐儿歌》:“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瞳:瞳孔,指眼睛。“双瞳剪水”,形容双目炯炯有神,似秋水一样清澈明亮。明.周履靖《锦笺记.初晤》:“不要说什么,
同“问安视膳”。宋陈亮《廷对策》:“而问安视寝之馀,所以察词而观色,因此而得彼者,其端甚众,亦既得其机要而见诸施行矣。”见“问安视膳”。【词语问安视寝】 成语:问安视寝汉语大词典:问安视寝
同“白衣送酒”。唐李峤《菊》诗:“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
同“邵平瓜”。清 黄立世《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邵瓜。”【词语邵瓜】 汉语大词典:邵瓜
鱼游于江湖之中,极端舒适,忘记了自己在水里;人游于大道之中,逍遥自得,忘记了自己所依赖的道术。 表示自己与周围事物已完全适应。语出《庄子.大宗师》:“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
源见“景阳井”。指陈后主亡国沉井。元白朴《夺锦标》曲:“惆怅龙沉古井,石上啼痕,犹点胭脂红湿。”
源见“游岱”。指死期。南朝 宋鲍照《松柏篇》:“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
指唐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比喻隐世高人。唐天宝年间六人曾共隐于徂徕(cú,音殂、lái,音来)山(在今山东境内)竹溪,酣歌纵酒,故时人称之为“竹溪六逸”。出自李白事迹。参见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