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孤注一掷

孤注一掷

注:赌注。赌博者将要输光时,将所有的钱一并押上。此典为宋真宗时,参知政事王钦若以澶渊之盟谗害寇准事。寇准(961-1023年)华州下邽(guī归,陕西省渭南县)人,字平仲。太平兴国进士。淳化五年(994年),召除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年八月,辽军大举南下,深入宋境,进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寇准力排众议,促真宗亲征,将辽军阻于澶州城下,并迫其由战趋和,签订了和约,史称澶渊之盟。真宗由于寇准在澶渊之盟中的功劳对他格外敬重。王钦若却对此十分嫉恨,有一天,真宗朝见群臣,寇准先退朝,真宗目送他离开。王钦若对皇上进言道:“陛下敬重寇准是因为他对社稷有功吗?”真宗说:“是。”王钦若说:“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却说寇准有社稷之功,为什么呢?”真宗十分惊讶,说:“为什么这样说呢?”王钦若说:“兵临城下,订立盟约,《春秋》都认为是耻辱的事。澶渊之举正是城下之盟。您以万乘之尊,结城下之盟,没有比这更为耻辱的了!”真宗听了,很不高兴。王钦若又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吗?赌博的人把钱将要输光时,就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押上,叫做孤注一掷。陛下不正是寇准的孤注吗?万一不胜,后果不堪设想,寇准全不以陛下安危为念,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真宗以为有理,从此对寇准便渐渐疏远了。第二年,将寇准由宰相职罢为刑部尚书、知陕州,改用王旦为宰相。

【出典】:

宋史》卷281《寇准传》9531-9532页:“准颇自矜(jīn今,自夸)澶渊之功,虽帝亦以此待准甚厚。王钦若深嫉之。一日会朝,准先退,帝目送之,钦若因进曰:‘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邪?’帝曰:‘然。’钦若曰:‘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帝愕(è,鄂,惊讶)然曰:‘何故?’钦若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帝愀(qiǎo,巧,脸色改变)然为之不悦。钦若曰:‘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qìng庆,尽;用尽)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由是帝顾准寝(qīn浸,渐)衰。明年,罢为刑部尚书、知陕州,遂用王旦为相。”

【例句】:

明·宋濂等撰《元史·伯颜传》卷127:“备吾甲兵,决之今日,我宋天下,犹赌博孤注,输赢在此一掷尔。”


主谓 赌钱的人把全部赌本都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全部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语本《宋史·寇准传》:“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严沁《彷徨》:“每一条路都可能通向成功,只要自己努力,哪需要~呢?”※掷,不读作zhèng。△贬义。描写最后挣扎。→铤而走险 破釜沉舟 一掷乾坤 ↔量力而行。也作“赌彩一掷”。


【词语孤注一掷】  成语:孤注一掷汉语词典:孤注一掷

猜你喜欢

  • 食玉炊桂

    《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

  • 穷则变,变则通

    指事物发展到顶点即会改变,改变之后始能开通久长。神农氏死后,黄帝、尧、舜相继为天子,由于时代进步,社会繁荣,太古朴素的文物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黄帝、尧、舜根据形势,开辟改变生活方式的途径,使

  • 述而不作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朱熹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述:即阐述前人学说。作:著文、创作。“述而不作”,意谓只是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无创见。清.朱彝尊《刘

  • 蟋蟀相公

    南明奸相马士英的绰号。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马士英为人极似贾秋壑,其声色货利,无一不同,羽书仓皇,犹以斗蟋蟀为戏,一时目为蟋蟀相公。”贾秋壑:即贾似道,南宋末年的奸臣,专权误国,荒淫无道。【词语蟋

  • 祥车

    丧葬时的灵车。《礼记.曲礼上》:“祥车旷左。”汉郑玄注:“祥车,葬之乘车。”孔颖达疏:“祥,犹吉也。吉车,为平生时所乘也,死葬时因为魂车,鬼神尚吉,故葬魂乘吉车也。……车上贵左,故仆在右,空左以拟神也

  • 台阶中坼

    同“台星坼”。清钱谦益《送马巽倩归会稽》诗:“台阶中坼卷舌曲,斗间索口还峥嵘。”

  • 桐乡置祠

    同“桐乡归葬”。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棠树勿剪,何如审像图形;桐乡置祠,岂比耳闻身及?”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天涯:天边。比邻:隔壁邻居。 四海之内有知心的朋友存在,就是远隔天边,也像隔壁邻居一样。 表示能以旷达的胸怀看待挚友的离别。语出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 惩一戒百

    戒:警戒。谓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明.沈采《千金记.仰役》:“故依法律明惟问,惩一戒百难容忍。”亦作“惩一儆百”。清.薛福成《庸盦笔

  • 仄媚

    同“侧媚”。指以不正当的手法,讨好奉承别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词语仄媚】   汉语大词典:仄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