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宝珠穿蚁

宝珠穿蚁

苏轼《祥符寺九曲观灯》诗王次公注引殷芸《小说》载:“有以九曲宝珠欲穿之而不得,问之孔子,孔子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焉。”

相传有人要在九曲宝珠中穿一条线,而不得法,就去问孔子,孔子教他把油脂涂在线上,这样就可使蚂蚁衔着线从宝珠的孔中通过了。

宋.苏轼《祥符寺九曲观灯》诗:“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连朝。”


【典源】 清·马驌《绎史》卷八引《冲波传》:“孔子去卫适陈,涂中见二女采桑。子曰:‘南枝窈窕北枝长。’答曰:‘夫子游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著来问我采桑娘。’夫子至陈,大夫发兵围之,令穿九曲珠,乃释其厄。夫子不能,使回、赐返问之。其家谬言女在外,以一瓜献二子。子贡曰:‘瓜,子在内也。’女乃出,语曰:‘用蜜涂珠,丝将系蚁,如不肯过,用烟熏之。’子依其言,乃能穿之。”

【今译】 传说孔子离开卫国到陈国去,途中遇见两个女子采桑。孔子随口说道:“南枝窈窕北枝长。”女子应道:“夫子游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归来问我采桑娘。”孔子到陈国以后,陈、蔡大夫发兵围困,并送去一颗九曲明珠让孔子穿线,穿不过则不解围。孔子不会,于是派颜回、子贡返回向采桑求教。采桑女说:“把蜜涂在珍珠外边,然后用线系一蚂蚁,使蚂蚁钻那弯曲的珠孔,若不肯钻,使用烟熏它。”孔子依言去做,果然穿珠成功。

【释义】 后以此典指遭到困厄,得以解脱; 或用以咏珠。

【典形】 宝珠穿蚁、九曲巡回、九曲珠、曲珠。

【示例】

〔宝珠穿蚁〕宋·苏轼《祥符寺九曲观灯》:“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连朝。”

〔九曲巡回〕 明·汤显祖《南柯梦记》:“九重深处殿巍巍,一线之间,九曲巡回。”

〔九曲珠〕 明·汤显祖《紫箫记》:“行云谩惹相思树,香泪还穿九曲珠。”

〔曲珠〕 宋·九山书会《张协状元》:“时日未至,曲珠无系蚁之能; 运限通时,直钩有取鱼之望。”


猜你喜欢

  • 帝虎

    源见“鲁鱼亥豕”。将“帝”讹成“虎”。泛指文字错讹。清陈维崧《沁园春.纸贵戏作》词:“纵画他灰焰,还疑帝虎,刻他竹粉,莫辨之无。”【词语帝虎】   汉语大词典:帝虎

  • 张绪当年

    源见“张绪风流”。称颂人风神脱俗,仪态不凡。唐郑谷《寄左省韦起居序》诗:“风神何蕴藉,张绪正当年。”

  • 危若朝露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朝露:指早晨的露珠,太阳一出来,便会很快消失。后以之比喻情势急迫,危在旦夕之间。明.黄宗羲《文渊阁

  • 蕉隍鹿

    源见“蕉鹿梦”。泛指虚无梦幻般的事物景象。宋朱晞颜《满江红》词:“算人生,得意待何时,蕉隍鹿。”

  • 浔阳田

    源见“寻阳三隐”。指隐居之地。唐独孤及《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诗:“遥羡绣衣客,冏然马首先。得餐武昌鱼,不顾浔阳田。”【词语浔阳田】   汉语大词典:浔阳田

  • 销印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汉王曰:‘善,趣刻印。’张良从外来,曰:‘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汉刘邦的谋士郦食其献计封六国后

  • 授符黄石

    源见“圯桥进履”。指张良得到黄石公送他的《太公兵法》。唐杜牧《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 鸿鳞

    源见“雁足书”、“鱼传尺素”。指书信。明许自昌《水浒记.感愤》:“望风怀想,引领临岐,喜接鸿鳞。”【词语鸿鳞】   汉语大词典:鸿鳞

  • 捐馆

    《战国策.赵策二》:苏秦“说赵王曰:‘……虽然,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宾客游谈之士,无敢尽忠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宋.鲍彪注:“妇人死曰捐馆舍,盖亦通称。”古语有

  • 平原督邮

    《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晋时,大将军桓温帐下有一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