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封疆大吏

封疆大吏

明代专指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合称都、布、按三司),是明代行省中平行的三个最高权力机构。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掌一方的军政大权,所辖卫所隶属五军都督府,由兵部统辖。凡遇朝廷吉凶大事,上奏表时,序衔于三司之首。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是一省的最高行政权力机构。至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号,1426-1435年)初年,除两京外,全国设十三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是一省的最高司法机构。其职责是纠劾官邪,止息奸暴,平定狱讼,洗雪冤抑,以振扬风纪,澄清吏治。都、布、按三司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类于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故称封疆大吏(按:清代封疆大吏另有解释)。

【出典】:

明史》卷90《兵志二》2195页:“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

【例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42回:“连升带保,不到二十年功夫,居然做到封建大吏,在湖北巡抚任上,也足足有了三个年头。” 清·马其昶《〈濂亭集〉序》:“朝廷置封疆大臣,率取材曾门。” 吴晗《况钟和周忱》:“周忱从公元1430年任江南巡抚,一直到1451年,前后共21年,是明朝任期最长的封疆大员。”


偏正 封疆,拥有的疆域。统治某一区域的大官。明清指巡抚、总督等官员。《官场现形记》46回:“且说这位钦差姓童,表字子良,原籍山西人氏。乃是两榜出身,由部曹外放知府,一直升到~。”△多用于称大官方面。


【词语封疆大吏】  成语:封疆大吏汉语词典:封疆大吏

猜你喜欢

  • 掌上珠

    同“掌上明珠”。唐王宏《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词语掌上珠】   汉语大词典:掌上珠

  • 家山

    指故乡。唐代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词语家山】   汉语大词典:家山

  • 沉思翰藻

    南朝 梁萧统《〈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后以“沉思翰藻”谓文章思想深刻,辞采华美。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日奏万言,自裒四集,以沉思翰藻为本事,别说经作史为殊料,是公文章

  • 武骑书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相如)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成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太平御览》卷七

  • 赜探隐索

    谓探索事物的奥秘。明 李东阳《〈篁墩文集〉序》:“〔程篁墩〕赜探隐索,注释经传,旁引曲证,而才与力又足以达之。”见“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明·李东阳《〈篁墩文集〉序》:“(程篁墩)~,注释经传,旁引曲

  • 钟鼓馔玉

    源见“钟鸣鼎食”。谓鸣钟鼓,食珍羞。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唐李白《将进酒》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明张居正《学农园记》:“绮衣灿烂,钟鼓馔玉,剥下自润,而不睹其艰。”并列 钟鼓,乐器,指

  • 哭竹生笋

    同“哭笋”。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

  • 伯游谏

    《后汉书.孝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支,……临武长汝南唐羌(字伯游),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勑太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东汉和帝因唐

  • 青田酒

    晋崔豹《古今注.草木》:“乌孙国有青田核,莫测其树实之形,至中国者,但得其核耳。得清水则有酒味出,如醇美好酒。核大如六升瓠,空之以盛水,俄而成酒……名曰青田酒。”后以“青田酒”称奇酒,美酒。宋徐铉《赋

  • 一概而言

    见“一概而论”。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各从其志,不可~也。”【词语一概而言】  成语:一概而言汉语大词典:一概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