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尸居余气

尸居余气

形容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象死尸一样。后也用来形容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典出三国司马懿之事迹。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出身士族,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深受信任。魏明帝曹睿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师抵抗诸葛亮,屡建奇功,为曹魏重臣。魏景初三年(公元240年),曹睿病重,遗嘱司马懿、曹爽共同辅佐太子曹芳。曹爽设计将司马懿升为有职无权的太傅,并将自己的亲信何晏、李胜等人安插于要职,兵权尽归曹氏之手。司马懿以退为进,托病在家等待反击的机会。齐王曹芳嘉平元年(公元250年),曹爽派亲信李胜为荆州刺史,临行之时以探病为名去见司马懿。司马懿闻知,赶紧摘掉帽子,把头发弄乱,并当着李胜的面喝粥,让粥流了一胸,还装作耳聋,把荆州说成并州。李胜果然上当,回去告诉曹爽说:“司马懿这个老东西只还有一口气,形体和精神都已分离,不过是一具活着的僵尸罢了。”曹爽听了信以为真,不再把司马懿放在心上。结果司马懿东山再起,曹魏政权也被司马氏篡夺了。

【出典】:

晋书》卷1《宣帝纪》17页:“胜退告爽曰:‘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故爽等不复设备。”

【例句】:

唐·杜光庭《虬髯客传》:“(红拂)曰:‘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 清·梁启超《释草》:“豺狼当道而问狐狸,彼尸居余气者又何贵焉?”


其他 像尸体一样躺着,还存在一口气。形容即将死亡。《晋书·宣帝纪》:“司马公~,形神已离,不足虑也。”也用来形容无所作为的人。梁启超《释草》:“豺狼当道而问狐狸,彼~者又何贵焉?”△贬义。多用于描写人物精神状态方面。→死气沉沉尸位素餐


【词语尸居余气】  成语:尸居余气汉语词典:尸居余气

猜你喜欢

  •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卷一八):“太白山在武功县南,去长安二百里,不知其高几何。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原为古代形容太白山之高的俗谚,后传为典故用于诗文中。唐.李白《古风》诗:“太白何苍

  • 感单醪

    源见“箪醪投川”。称颂将帅与士兵同甘共苦。唐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诗:“路喧歌五绔,军醉感单醪。”

  • 安土重迁

    旧时指一般人安于故乡,不轻易迁居到别地。《汉书.元帝纪》:“诏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诏:皇帝的命令。并列 安居于故土,不愿轻易迁移。语出《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

  • 叔度陂

    同“叔度陂湖”。宋梅尧臣《正仲见赠依韵和答》:“乃知叔度陂,万顷见澄澹。”见“叔度陂湖”。宋·梅尧臣《正仲见赠依韵和答》:“乃知~,万顷见澄澹。”【词语叔度陂】   汉语大词典:叔度陂

  • 宜僚丸弄

    源见“宜僚弄丸”。用以称赞人才艺高超。清吴雯《莫亚夫先生赠我临帖二册皆山阴父子书也用笔特妙几欲乱真敬报长句》:“公孙剑气太熠耀,宜僚丸弄争须臾。”

  • 檄愈头风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陈琳、阮瑀事“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典故》:“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音xī,迅疾)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

  • 海角天涯

    亦作“天涯海角”。偏僻边远的地方。白居易《春生》诗:“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并列 比喻极其遥远偏僻的地方。也形容彼此相隔遥远。唐·白居易《春生》:“春生何处暗周游,~遍始休。”△多用于描写

  • 孙敖秉羽

    《庄子.徐无鬼》:“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于此言已。’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

  • 罗含吞鸟

    《晋书.罗含传》:“〔罗含字君章〕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起惊说之。朱氏(其母)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后用为文士才思灿然、文词华美之典。唐李瀚《蒙求》:“罗含吞

  • 领如蝤蛴

    领:颈脖。蝤蛴( ㄑㄧㄡˊ ㄑㄧˊ qiú qí ):天牛的幼虫,身长圆而白。 美丽的颈脖像蝤蛴。 形容美女的颈脖。语出《诗.卫风.硕人》:“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汉.蔡邕《青衣赋》:“玄发光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