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山公启事

山公启事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山涛传》(卷四三):“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曰:‘夫用人唯才,不遗疏远卑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晋时山涛为吏部尚书,廉正无私,举荐官缺都能合理,时称“山公启事”。后因以用为选贤任能的典故。

唐.李商隐《题宇文中丞》诗:“最望山公启事来。”


主谓 山公,晋山涛。山涛为吏部尚书,凡选用人才,必拟题目考核并加评论后,上报任用。借指举贤荐能,知人善任,亦指荐贤的公文。语本《晋书·山涛传》:“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问,然后显奏……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来。”△褒义。用于人事方面,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卑贱之举。→名贤启事 山公启


【典源】《晋书·山涛传》:“ (山)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今译】 晋代山涛 (字巨源) 任吏部尚书,他甄别荐拔隐居贤才,广泛搜求有识之士,所表彰征召的三十多人,都有真才实学,闻名于世。对此,人们钦慕崇尚,选官的风气也为之一新。后山涛又主管甄选官吏达十几年,每当官职缺任,他总是推荐数人,当了解皇帝的意图后才正式上奏,供帝王选录。山涛对所荐拔的人均加以评论品题,当时人称为“山公启事”。

【释义】 后以此典指选贤举能,知人善任。

【典形】 名贤启事、山公启事、山涛鉴、山涛之启、选在山涛、公才山吏部、山公启、急士如拾珍。

【示例】

〔名贤启事〕 清·吴伟业《寄房师周芮公先生》:“巨源当日称知己,误玷名贤启事中。”

〔山公启事〕 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

〔山涛鉴〕 唐·杜甫《送魏二十四司直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

〔山涛之启〕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东京鼎实,先加邓之动; 西晋官人, 多用山涛之启。”

〔选在山涛〕 唐·白居易《王承林可安州刺史制》:“汉择名儒,任先疏广;晋求耆德,选在山涛。”


【词语山公启事】  成语:山公启事汉语词典:山公启事

猜你喜欢

  • 东篱陶令

    源见“东篱菊”。指过着悠闲自适隐居生活的陶潜。宋朱翌《朝中措.五月菊》词:“旧日东篱陶令,北窗正卧羲皇。”【典源】 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

  • 射雉笑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叔向适郑(叔向,即晋人羊舌肸),鬷蔑(鬷,音zōng人名,郑国人)恶(貌丑),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随从被打发去敛收俎豆的人。自惭形秽,怕被发现,故如此)而往,立于堂下,

  • 中流失船,一瓠千金

    瓠:葫芦,以其体轻于水,紧急时,可用作救生工具。瓠,或作壶,音义同。 在江河中翻了船,一个葫芦也会有千金的价值。 说明事物的价值因其所起的作用而定。语出《鹖冠子.学问》:“河中失船,一壶千金。”唐

  • 巫娥

    同“巫山神女”。唐杜牧《柳》诗:“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亦泛指美女。元无名氏《货郎旦》一折:“劝不醒痴迷楚子,直要娶薄幸巫娥。”【词语巫娥】   汉语大词典:巫娥

  • 夏楚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槚( ㄐㄧㄚˇ jiǎ 贾)木。楚:荆木。古时都用作责打学生的工具。【词语夏楚】   汉语大词典:夏楚

  • 谢法曹

    《宋书.谢方明传》附《谢惠连传》:“惠连先爱会稽郡吏杜德灵,及居父忧,赠以五言诗十余首,文行于世……元嘉七年,方为司徒彭城王义康法曹参军。”南朝宋诗人谢惠连曾任法曹参军。后遂用为咏参军,也可用为咏诗才

  • 茂陵多病

    同“马卿多病”。司马相如免官后家居茂陵,因以为称。宋李新《浣溪沙.秋怀》词:“未老功名辜两鬓,悲秋情绪入双眉,茂陵多病有谁知!”

  • 日车

    源见“羲和驭日”。汉李尤《九曲歌》:“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力士翻日车。”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之二:“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亦指时光。唐李贺《感风》诗:“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躄躄?”【词语日

  • 敲膏吸髓

    同“敲骨吸髓”。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珠,用之如泥沙。”【词语敲膏吸髓】  成语:敲膏吸髓汉语大词典:敲膏吸髓

  • 渴望梅

    同“望梅止渴”。宋辛弃疾《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词:“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词语渴望梅】   汉语大词典:渴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