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山阳邻笛

山阳邻笛

同“山阳笛”。唐方干《题故人废宅》诗之二:“薄暮停车更凄怆,山阳邻笛若为听?”


【典源】《晋书·向秀传》:“ (嵇) 康善锻,(向) 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秀乃自此役,作《思旧赋》 云:“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并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是日薄虞泉,寒冰凄然。邻人遥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

【今译】 晋代向秀与嵇康意气相投,友谊深厚。他们又一同与吕安在山阳(今河南修武县) 隐居灌园。后嵇康、吕安同时被司马昭杀害。向秀在《思归赋》序中说:“我与嵇康、吕安亲近友善,他们都倜傥不羁。嵇康意气高远而疏懒,吕安心志旷达而豪放。后来皆因触犯朝廷被诛。嵇康多才多艺,演奏丝竹乐器特别美妙。临刑前,他还不忘索琴弹奏。我路经山阳嵇康旧居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寒冰凄清。忽然听到邻人吹笛,笛声清越廖亮。使我追忆起过去一起游宴的情景,感慨万分,故作此赋。”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追昔怀旧,感念故友,心绪惆怅; 或指凄婉的笛声。

【典形】 笛吟乡里、赋山阳、横笛似山阳、邻笛、邻家笛、邻人吹笛、邻人笛、落日山阳、山阳笛、山阳赋、山阳闻笛、闻笛赋、向秀心、向子赋、山阳相送、落日闻笛、笛怆四邻、邻笛斜阳、山阳怨笛、山阳夜笛、山阳旧侣、山阳恨。

【示例】

〔笛吟乡里〕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白马无路,乌江不通,笛吟乡里,琴哀土风。”

〔赋山阳〕 宋·苏轼《浣溪沙》:“未遣清樽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

〔横笛似山阳〕 唐·罗隐《经故友所居》:“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邻笛〕 唐·白居易《闻乐感邻》:“尚书宅畔悲邻笛,廷尉门前叹雀罗。”

〔邻人吹笛〕 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与先人游》:“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敢闻。”

〔邻人笛〕 北周·庾信《思旧铭》:“匣中弦绝,邻人笛悲。昔为幕府,今成穗帷。”

〔落日山阳〕 明·黄峨《绵搭絮》:“又听吹笛谁家,落日山阳都是愁。”

〔山阳笛〕 唐·司空曙《残莺百啭歌》:“金谷筝中传不似,山阳笛里写难成。”

〔山阳赋〕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向常侍》:“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

〔山阳闻笛〕 宋·张炎《壶中天·怀霅友》:“留行一方无用月,隐隐山阳闻笛。旧雨不来,风流云散,惟有长相忆。”

〔闻笛赋〕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向秀心〕 清·徐夔《闻笛有忆》:“谁将清夜桓伊笛,吹入山阳向秀心。”

〔向子赋〕 唐·宋之问《咏笛》:“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猜你喜欢

  • 丹青

    95 ① 丹砂和青艧,本是绘画用的颜色,后即泛指绘画。《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图写特妙。”画师即称为“丹青手”。唐代高蟾《金陵晚诗》诗:“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词语丹青】   

  • 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立:处。善于作战的人,能够一直处于不败的境地,并不失时机地打败敌人。后因以“立于不败之地”形容长胜不败。宋辛弃疾《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淮疏》:“

  • 东堂梦

    源见“郤诜丹桂”。谓考试及第的梦想。唐孙定《下第醉中寄储》诗:“一枝犹挂东堂梦,千里空驰北巷心。”【词语东堂梦】   汉语大词典:东堂梦

  • 爰居厌鼓钟

    源见“鲁禽情”。形容任情适性之人无法忍受俗世功名的束缚。清 邵锦潮《喜晚香辞幕府归》诗:“偶同麋鹿游城市,终觉爰居厌鼓钟。”

  • 陶朱

    同“陶朱公”。《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郁达夫《题友人郑泗水半闲居》诗:“难道半闲还治产,五湖大业比陶朱。”【

  • 文行忠信

    孔子教育学生的四个主要科目。《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文谓诗书礼乐,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文之教也。行谓躬行也。中以尽心曰忠,恒有诸己曰信。人必忠信

  • 赤口白舌

    亦作“赤口毒舌”。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也指口舌之争。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桧。”赤口白舌帖子:指端午节悬挂的帖子,上以生朱写“五月五日天中节,赤

  • 歌喧五袴

    同“歌五袴”。宋无名氏《瑞鹤仙.寿提举》词:“妙龄英发,腾实蜚声,早班郎署。歌喧五袴,更万里,期轩翥。”

  • 杨柳似张绪

    《南史.张绪传》:“张绪字思曼。……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刘悛之为益州,献弱柳数株,树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注:齐武帝萧赜)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

  • 风尘表物

    《晋书.王戎传》:“王衍神姿高彻,如琼林玉树,自然是风尘表物。”《世说新语.赏誉上》:“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王戎赞扬王衍出类拔萃,后遂以“风尘表物”或“风尘外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