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师文琴

师文琴

列子.汤问篇》:“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郑国乐师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古之琴师)游。柱指钧(调)弦,三年不成章(章曲)。师襄曰:‘子可以归矣。’师文舍(舍,放下)其琴,叹曰:‘文非弦之不能钧,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为钻研妙理,一时弹奏便不注意弦声,故不成章曲。然而一旦悟出妙理,得之于心,则必能应之于手,方能尽声弦之妙)。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且小假之,以观其后。’无几何,复见师襄。师襄曰:‘子之琴何如?’师文曰:‘得之矣。’于是当春而叩商弦(商声是西方之声,金音,属秋),以召南吕(八月律),凉风忽至,草木成实(此指当春而奏商音,立生金秋之感,这正说明师文琴高超的艺术效果与巨大的魅力。下同。)。及秋而叩角弦(角,东方木音,属春)以激夹钟(二月律),温风徐回,草木发荣。当夏而叩羽弦(羽,北方水音,属冬)以召黄钟(十一月律),霜雪交下,川池暴冱(冱,音hù,凝冻闭塞)。及冬而叩徵弦(徵,南方火音,属夏)以激蕤宾(五月律),阳光炽烈,坚冰立散。将终,命宫而总四弦,则景风翔(古指祥和之风为景风),庆云浮,甘露降,澧(通醴,醴泉,甘美的泉水)泉涌。”

师文鼓琴,不仅注意掌握弹奏的指法章法节奏韵律等发声的具体技巧;更注重在如何以琴作为一种艺术手段,生动地表现各种复杂的社会生活情趣上下功夫,以发挥其艺术的感染力。师文鼓琴,使人感觉能改变四时,后常用为琴艺高妙,能产生巨大艺术感染力的典故。

文选》卷十八成公绥《啸赋》:“发徵则隆冬熙蒸,骋羽则严霜夏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此正是化用“师文琴”弹琴发声竟至“变异四时”的故实。


猜你喜欢

  • 虎头三

    同“长康三绝”。明袁宏道《题赠太史退如憨斋》诗:“已甘中散七,未害虎头三。”

  • 景阳井

    《陈书.后主纪》又《张贵妃传》载:南朝末,陈后主与爱妃张丽华在隋兵攻占台城、兵临其宫时,投景阳殿井。至夜,为隋兵所执,做了俘虏。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又名胭脂井,故址在今江苏 南京 玄武湖侧。后用为典故

  • 断肠何满子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五:“张祜集载武宗疾笃,孟才人以歌笙获宠。密侍左右。上目之曰:‘我当不讳,尔何为哉?’才人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复曰:‘妾尝艺歌,颇歌一曲。’上许之,乃歌一声《何满子》

  • 捉月沉江

    参见:捉月仙

  • 青牛游

    源见“紫气东来”。指隐遁或出游。唐骆宾王《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诗:“青牛游华岳,赤马走吴宫。”

  • 采香泾

    《四部丛刊.大清一统志.苏州府.香山》:“《寰宇记》:‘在吴县西南五十里,吴王遣美人采香于此,因名。故有采香泾。’《吴郡志》:‘香山胥口相连,旁有溪,名采香泾。’”泾音(jìng),是水名。香山因美人

  • 玉柱擎天

    源见“擎天柱”。喻栋梁之材,可任天下大事。元本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乾坤正,看玉柱擎天又何用?”主谓 擎,举起。栋梁之材可任天下大事。元·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乾坤正,看~又何用?

  • 巵酒酹江

    参见:若弼酹江

  • 驾鹤

    源见“王乔控鹤”。比喻得道成仙。南朝 梁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骖鸾乘天。”【词语驾鹤】   汉语大词典:驾鹤

  • 窘若囚拘

    窘:困窘。囚拘:囚禁。 窘迫得像囚禁一样。 表示非常拘束。语出汉.贾谊《鵩鸟赋》:“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宋.王安石《祭郑博士易占文》:“方其生时,窘若囚拘。其死以归,混合空虚。”清.文廷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