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帝衣溅血

帝衣溅血

源见“嵇侍中血”。指忠臣卫君殉国的壮烈行为。明高启《永嘉行》:“帝衣溅血忠臣死,五部初兴屠各子。”


【典源】《晋书·嵇绍传》:“ (嵇) 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资治通鉴·晋纪·惠帝永兴元年》亦载。

【今译】 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侍中嵇绍赶去惠帝所在地。惠帝兵败,百官与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身穿朝服,以身护卫惠帝,乱兵攻来,箭飞如雨,嵇绍被乱兵杀死在惠帝身旁,血都溅到了惠帝御衣上。等事定后,手下人想洗去衣上血迹,惠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臣子誓死卫君的义烈行为。

【典形】 赤心嵇绍、帝衣溅血、嵇绍血、侍中血、嵇侍中血。

【示例】

〔赤心嵇绍〕 金·元好问《四哀诗·王仲泽》:“壮志相如头碎柱,赤心嵇绍血沾衣。”

〔帝衣溅血〕 明·高启《永嘉行》:“帝衣溅血忠臣死,五部初兴屠各子。”

〔嵇绍血〕 唐·杜甫《伤春》之四:“岂无嵇绍血,沾洒属车尘。”

〔侍中血〕 唐·罗隐 《题段太尉庙》:“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


猜你喜欢

  • 谢庭絮起

    同“谢家咏雪”。《玉支玑》一回:“江楚生花,谢庭絮起,千秋始得垂青史。”

  • 胯下辱

    同“胯下之辱”。宋陆游《忆荆州旧游》诗:“君不见将军昔忍胯下辱,京兆晚为人所怜。”

  • 倚门闾

    同“倚门倚闾”。明沈受先《三元记.空归》:“茕茕老叟守蜗居,只为儿在天涯,教人终日倚门闾。”

  • 有力当选

    张鷟《朝野佥载》:“唐崔湜为吏部侍郎,贪纵,兄凭弟力,父挟子威,咸受嘱求,赃污狼籍。掌铨。有选人白湜曰:‘某能翘关负米。’湜笑曰:‘若壮,何不求选兵部?’答曰:‘外议谓崔侍郎下有气力者即得选。’”唐人

  • 九畹花

    源见“九畹”。指兰花。清陈维崧《采桑子.题兰花小册》词:“只有章华,沦落天涯,忍着灵均九畹花”。【词语九畹花】   汉语大词典:九畹花

  • 顺济侯

    同“顺济王”。宋秦观《祭洞庭湖神文》:“敬以钱马香酒茶果之奠,望洞庭、青草湖境上,敬祭于岳州境内洞庭 昭灵王、青草 安流王、渊德侯、顺济侯、忠洁侯、孝烈灵妃、孝感侯之神。”【词语顺济侯】   汉语大词

  • 褚渊落水

    《南史.谢灵运传》附谢超宗:“(超宗)为人恃人使酒,多所陵忽(凌侮他人却并不在意)。……后司徒褚彦回因送湘州刺史王僧虔,阁道坏,坠水;仆射王俭惊跣下车。超宗拊掌笑曰:‘落水三公(司徒为三公之一),坠车

  • 楮先生

    “楮先生”即“褚先生”。“楮”通“褚”。源见“管城子”。纸的代称。宋杨万里《海䲡赋》:“贼众指而笑曰:‘此南人之喜幻,不木不竹,其诳我以楮先生之俦乎?’”【词语楮先生】   汉语大词典:楮先生

  • 白柰簪

    源见“簪白柰”。指皇后逝世。清黄遵宪《乌之珠歌》:“六宫共抱苍梧痛,万国还惊白柰簪。”

  • 千日睡

    同“千日醉”。陶牧《戏叠剑华韵》:“醉后不辞千日睡,酒中幸得一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