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淮南小山系指汉时淮南王刘安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誉之为“大小山”。桂树,这里系指代隐士。淮南桂树系指有才干而隐居山林的贤士,后亦以此为
源见“哭秦庭”。谓为国求援纾难。宋王令《寄满衡文》诗:“须学依墙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庞。”
比喻痛改前非。荀伯玉(?-483年),字弄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为萧道成冠军刑狱参军,日见亲信。及萧道成即位,拜辅国将军。萧颐为太子时,多行不法,荀伯玉常密启萧道成,及萧颐即位,受人诬告,被杀。
源见“绝妙好辞”。指绝好的女子。宋孙觌《何嘉会寺丞遣嫁侍儿袭明有诗次韵》:“廋语尚传黄绢妇,多情好在紫髯翁。”
《史记.季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
源见“康哉”。喻指君臣相得。唐太宗《答魏徵手诏》:“必望收彼桑榆,期之岁暮。不亦康哉良哉,独惭于往日;若鱼若水,遂爽于当今。”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卷六载南朝.梁.王僧孺《夜愁示诸宾》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大凡人在意绪纷乱或愁闷萦怀时,常有不辨五色的反常现象。诗人用“看朱成碧”描绘此种心境,颇能传神。后因以形容
参见:车公醉欢
《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爪牙之士”指勇敢威武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后因以“爪牙之士”为卫士或助手的典故。唐.元稹《宋常春等内仆局令》:“盖所以将我腹心之
宝镜。《新唐书.张九龄传》,“千秋节,公、王并献宝鉴。九龄上《事鉴》十章,号‘千秋宝鉴录’,以伸讽谕。”后常用于书名,取可为借鉴之意。【词语宝鉴】 汉语大词典: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