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后以“昭文”谓显扬文采。唐 张何《授衣赋》:“是以带裳表俭,黻冕昭文。”【词语昭文】 汉语大词典:昭文
源见“骥伏盐车”。指伯乐发现千里马拉盐车的吴坂。比喻贤才被发现之所或屈才之所。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夫马一骖骥坂,则价十倍;士一登龙门,则声烜赫,足以高当时而名后世矣。”清冯桂芬《赠资政大夫吴
人的高度约相当于古尺七尺,因作为人身的代称。又说作“七尺之躯”。《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南朝梁沈约《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
源见“中原逐鹿”、“黄粱梦”。喻指争夺天下,终归虚幻。清梁清标《望海潮.镇阳怀古》词:“叹霸图灰劫,鹿走邯郸。”
同“南郭子綦”。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避世东方朔,忘形南郭綦。”【词语南郭綦】 汉语大词典:南郭綦
《史记.司马相如传》:“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筰……为置郡县,愈于南夷。’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骋驺引,意为车马吏驾引车马
源见“挥戈回日”。指能使时光停留。唐李白《日出行》:“鲁阳何德,驻景挥戈。”【词语驻景挥戈】 成语:驻景挥戈
《汉书.翟方进传》:“宗室之俊有四百人,民献仪九万夫。”民之仪谓贤人。旧以“献仪”比喻进贤。【词语献仪】 汉语大词典:献仪
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载: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被考官崔沆录取,当时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 瀣一气。”后以“沆瀣一气”指气味相投的人联结一起。今多用于贬义。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医》:“天之报
参见“忍辱袴下。【词语胯下韩侯】 成语:胯下韩侯汉语大词典:胯下韩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