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项羽惨败,深感无脸面逃回江东见父老乡亲。后以此典比喻因失败或事业不显而深感惭愧,无脸面见人;也比喻辜负亲朋前辈期望而不好意思见人;亦作自谦之语。项羽率少数残兵败将从垓下突围,败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汉.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漆室女曰:
源见“老莱娱亲”。指孝养父母。斒孄,同“斑斓”。古本戏曲丛刊《三桂记.荣赠》:“但图朱紫之荣,久失斒孄之养。”
源见“狂奴故态”。称狂放不羁的人。南朝梁武帝《答萧琛》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词语狂奴】 汉语大词典:狂奴
化:感化。存:在。神:治理。 所经过之处,人们受到感化;所停留之地,地方得到治理。 古时形容圣君贤臣的德业。语出《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王引之
源见“千树封侯”。美称竹。宋黄公度《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前身渭川侯,千亩偿宿债。”
源见“虞卿双璧”。指重用贤才。唐胡宿《淮南发运赵邢州被召归阙》诗:“正是两宫裁化日,百金双璧拜虞卿。”
同“自郐以下”。唐卢照邻《寄裴舍人遗衣药直书》:“斯亦古君子之大悲也,自郐而下,曷足讥焉。”见“自郐以下”。【词语自郐而下】 成语:自郐而下汉语大词典:自郐而下
《汉书.游侠传》:“繇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以取重诸侯,显名天下。……以四豪为称首。”战国时,诸侯国有贵族公子执政,著名者有魏信陵君、赵平原君、齐孟尝君,楚春申君,
同“鞭尸”。唐胡曾《咏史.柏举》诗:“谁料伍员入郢后,大开陵寝挞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