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而不学
思:思考。学:学习。 一味思考而不学习。 指爱好空想而不愿读书的那种不良学风。语出《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明.钟惺《官古愚先生传》:“夫思而不学,非独儒生,作官亦有之,不读《会典》诸书者是也。”
思:思考。学:学习。 一味思考而不学习。 指爱好空想而不愿读书的那种不良学风。语出《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明.钟惺《官古愚先生传》:“夫思而不学,非独儒生,作官亦有之,不读《会典》诸书者是也。”
同“东阁招贤”。唐王韫秀《喻夫阻客》诗:“公孙开阁招嘉客,知道浮荣不久长。”【典源】《汉书·公孙弘传》:“时上方兴功业。娄 (屡) 举贤良。(公孙) 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
《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后以“浸润”指谗言。《汉书.王尊传》:“秦听浸润以诛良将,魏信谗言以逐贤守,此皆偏听不聪,失人之患也。”【词语浸润】 汉语大词典:浸润
源见“漆室忧葵”。借指忧国之心。宋孔平仲《和经父寄张绩》诗之二:“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源见“许由洗耳”。渭水清,在渭水清洗耳内恶声,以示高洁。晋陆机《演连珠》之七:“巢箕之叟,不眄丘园之币;洗渭之民,不发傅岩之梦。”【词语洗渭】 汉语大词典:洗渭
《史记.封禅书》:“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乃作通天茎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仙神人之属。……天子为塞河,兴通天台。……”汉武帝一生好求仙,故筑祠阁,奉巫供神,修高楼崇台,以迎仙神。
《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后以“先考”称亡父。唐张九龄《追赠祭文》:“谨以醢脯庶羞之奠,敢昭告于先考先妣之灵。”亦称别人的亡父。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莺莺
源见“王乔控鹤”。借指仙人。唐李白《赠别舍弟台卿之江南》诗:“客遇王子乔,口传不死方。”【词语王子乔】 汉语大词典:王子乔
同“武城弦”。清 刘存仁《山城谣戏效韩苏体》诗:“弦歌夙慕武城化,仓卒难觏澹台儒。”
《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河上公注:“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口。”后因以“玄牝”指人的口和鼻。唐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诗:“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云笈七籤》卷五九:“原其所
同“垂衣裳治”。唐太宗《重幸武功》诗:“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