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悠然自得

悠然自得

悠然:舒适闲雅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畅。王猛(325-375年),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县东南)人。前秦著名政治家,累迁司徒,主持政务,整顿吏治,奖励农桑,选拔人才,提倡儒学。掌管军机要务,统兵灭前燕,在他的治理下,前秦一度呈现国富民强的局面,苻坚把他比作诸葛亮。王猛少时家贫,而好学,每日苦读不倦,博学多识,尤精兵书。长大后魁伟,容貌俊美,为人谨重严毅,气魄宏大,志向高远,对一些小事丝毫不考虑,不受外界干扰,很少和别人交往,所以那些浮华之士都看不起他,讥笑他。王猛却安闲舒适,自得其乐,不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

【出典】:

晋书》卷114《王猛传》2929页:“……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例句】:

唐·白居易《秋池独泛》:“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悠然意自得,意外何人知?” 巴金《寒夜》26:“一只大老鼠悠然自得地在他们的面前跑来跑去,他们也不想把它赶开。”


偏正 悠然,闲适的样子。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张健《逆潮》:“再过去是几丛不密也不疏的翠竹,无人修整,~,它们都是小河恒久的伴侣。”△褒义。用于形容心情或神态。→怡然自得 悠闲自在 闲云野鹤 泰然自若 洋洋自得自得其乐自由自在 行若无事 ↔忧心忡忡坐卧不宁 如坐针毡 如芒在背 若有所失 嗒然自丧 惶惶不安 提心吊胆 心惊胆战。也作“悠闲自得”、“悠游自得”。


【词语悠然自得】  成语:悠然自得汉语词典:悠然自得

猜你喜欢

  • 文字饮

    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后以“文字饮”指文人间把酒赋诗论文。宋王十朋《与郑时敏登楼把酒》诗:“千里相从文字饮,不辞费尽杖头钱。”【词语文字饮】   

  • 柯易烂

    源见“柯烂忘归”。比喻光阴流逝,世事变迁。宋吴泳《满江红.送魏鹤山都督》词:“船易漏,袽难沃。柯易烂,棋难复。”

  • 烂柯人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后因以“烂柯”

  • 士行折翼

    同“陶侃折翼”。士行,陶侃字。柳亚子《次韵答沫若》:“九天阊阖排云开,士行折翼登三台。”

  • 缄题报亲爱

    《许迈别传》:“迈好养生,遣妻归家。东游,采药于桐庐山。欲断谷,以山近人,不得专一,移入临安。自以无复返,乃改名远游,书与妇别。”(引自《艺文类聚》卷二九)晋名士许迈,好学道养生,后与家中诀别,修书与

  • 河出伏流

    《淮南子.墬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后以“河出伏流”谓潜在力量一旦爆发势不可挡。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三章一节:“周室之势既微,其

  • 裘葛

    《公羊传.桓公八年》:“〔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何休注:“裘葛者,御寒暑之美服。”后因用“裘葛”为寒暑时序变迁。元柳贯《睡馀偶题》诗之三:“简书方厉禁

  • 徐稚榻

    源见“陈蕃榻”。表示对贤才的器重或对宾客的礼遇。唐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唐 蒋肱《永州陪郑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赋诗》:“谁敢强登徐稚榻,自怜还学谢安吟

  • 赤松期

    源见“留侯慕赤松”。指退隐。唐张说《奉和圣制与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应制》:“少留青史笔,未敢赤松期。”

  • 澡豆

    古代贵族所用的一种洗涤剂,以豆粉和合药品制成,洗涤手面,使之光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王敦初尚主,如厕,……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瑠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