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投枣掷栗

投枣掷栗

南史.萧琛传》载:梁武帝萧衍在西邸时,与琛是旧交,琛在梁历任左户(度支尚书的属官,掌管境内的计帐户籍等事)、度支二尚书(朝廷掌管财政收支的官)、侍中(侍从皇帝,出入宫庭,司应对顾问之事。至魏晋后,实际已相当于宰相)等职。

“又经预御筵伏醉,上以枣投琛,琛乃取栗掷上,正中面。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佐官,外督部刺史,内司弹劾奏事)在坐,帝动色曰:‘此中有人,不得如此:岂有说耶?’琛即答曰:‘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不报以战慓。’上笑悦。”

枣赤色,比喻心;慓与栗同音,萧琛所谓“报以战慓”,意思是陛下以诚心待我,臣受宠若惊,慌悚战慓。萧衍与萧琛素有旧交,御筵之上一时才有“投枣掷栗”的举动。因有别的官员在场,梁武帝恐在大臣面前失了人主的尊严,故先是随口制止萧琛的“报复”,接着话锋一转,欲寻解说之辞而加以掩饰。萧琛机敏,巧妙地作了回答,恰好掩饰了君臣之间的一次轻浮嬉戏。

后因以“投枣掷栗”比喻朋友或上下之间相互戏谑的不持重行为,或密友间不分彼此的投契关系。


猜你喜欢

  • 上皇人

    同“北窗叟”。唐王绩《田家》诗之二:“自得林中士,何忝上皇人。”

  • 弱肉强食

    唐代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喻弱者被强者欺凌,亦喻弱国被强国吞并。主谓 弱,弱者。强,强者。动物界中的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物。比喻力量弱小的一方被力量强大的一方欺压、吞并。语本唐·韩

  • 丧家犬

    同“丧家之狗”。南朝 梁沈约《辩圣论》:“或以为东家丘,或以为丧家犬。”此即指孔子。【词语丧家犬】   汉语大词典:丧家犬

  • 反眼若不相识

    意为翻脸不认人。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誌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聊斋志异.江城》:而女善怒,反眼若不相识,词舌嘲啁,常聒于耳。”见“反眼不识”。《聊斋志异·江城》:“逾岁,

  • 抢榆

    同“抢榆枋”。南朝 梁何逊《穷鸟赋》:“时复抢榆决至,触案穷归。”唐储光羲《哥舒大夫颂德》诗:“顾我抢榆者,莫能翔青冥。”宋陆游《龙钟》诗:“抢榆敢羡垂天翼,倚市从嗤刺绣文。”【词语抢榆】   汉语大

  • 飞将

    参见“汉飞将军”。【词语飞将】   汉语大词典:飞将

  • 割不正不食

    见〔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

  • 阳羡田

    源见“买田阳羡”。借指归隐之地。宋范成大《挽王提刑彦光》诗之一:“百世春秋传,一丘阳羡田。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烟。”

  • 若大旱之望云霓

    云霓:指乌云和虹霓。天上出现乌云和虹霓,是下雨的先兆。 好像久旱盼望乌云和虹霓一样。 形容盼望的心情殷切。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九:“然

  • 及瓜而代

    《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后遂以“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他人接替。宋陈师道《代罢郡谢执政书》:“顾无施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