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折五鹿角

折五鹿角

源见“五鹿角折”。形容人多才雄辩,所向无敌。清 黄师琼《题谢侍御军中学易图》诗:“折五鹿角敢言事,龙荒漠漠来从戎。”


【典源】《汉书·朱云传》:“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 召入, 摄(zi) 登堂, 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繇是为博士。”

【今译】 汉元帝时,少府五鹿充宗受到宠信,他精通梁丘氏的《易经》之说。宣帝当时就喜欢梁丘氏的《易》学,至元帝更是爱好,他想探讨各家《易》 说的异同,让五鹿充宗与各《易》家学派论辩。五鹿充宗既显贵又能言善辩,各家儒生莫能与之抗衡,都称病不敢来论战。有人推荐朱云,即召入,朱云撩衣登堂,昂首发问,声音洪亮。开始论辩后,连续驳倒五鹿充宗。儒生们为之传语:“五鹿犄角大又长,朱云把它折断了。”由此朱云当了博士。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辩论问难,使别人折服; 或形容人有辩才。

【典形】 五鹿何能酬、五鹿角、岳鹿折、折角、折群儒角、折五鹿、折五鹿角。

【示例】

〔五鹿何能酬〕 唐·卢照邻《咏史》之四:“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五鹿角〕 清·黄遵宪《感怀》:“戴凭席互争,五鹿角屡折。”

〔岳鹿折〕 清·张英《赠螺浮黄门》:“岳鹿折来真有胆,山龙补处自无痕。”

〔折角〕 清·黄景仁《送容甫归里》:“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

〔折群儒角〕 清·汤右曾《上玉峰徐公》:“六经屡折群儒角,九服齐扶大雅轮。”

〔折五鹿〕 清·王涛《赠唐魏公》:“雄辩惊四筵,高谈折五鹿。”

〔折五鹿角〕 清·黄师琼《题谢侍御军中学易图》:“折五鹿角敢言事,龙荒漠漠来从戎。”


猜你喜欢

  • 椿庭萱室

    同“椿庭萱草堂”。元本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妇上路回乡》:“女萝松柏望相依,况景入桑榆。他椿庭萱室齐倾弃,怎不想家山桃李?”【词语椿庭萱室】  成语:椿庭萱室汉语大词典:椿庭萱室

  • 荆山璧

    源见“和氏之璧”。指和氏璧,泛指宝玉。亦喻杰作。唐李德裕《重忆山居.罗浮山》诗:“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宋黄庭坚《定交诗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定交无一物,秋月以为期。执持荆山璧,要我雕琢之。”【

  • 从东骏

    参见:天马

  • 禹让

    《尚书.虞书.大禹谟》:“禹曰:‘枚卜功臣,唯吉之从。’……禹拜稽首固辞,帝曰:‘毋,唯汝谐。’”旧题汉.孔安国传:“枚谓历,卜之而从其吉,此禹让之志。”大禹治水有功,舜禅让他继帝位。他辞让未成,后终

  • 楯鼻磨墨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荀济传》:“荀济字子通。其先颍川人,世居江左。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知梁武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楯(dùn,同盾)上磨墨作檄文。是形容在军旅中立即书

  • 焦烂

    同“焦发灼烂”。三国 魏应璩《百一诗》:“曲突不见宾,焦烂为上客。”【词语焦烂】   汉语大词典:焦烂

  • 怀芹

    源见“献芹”。即献芹。明何景明《子衡在狱感怀二十韵》:“斗间谁辨剑,野外枉怀芹。”

  • 放诸四海而准

    见“放之四海而皆准”。

  • 胯下耻

    同“胯下之辱”。唐韩偓《息兵》诗:“暂时胯下何须耻,自有苍苍鉴赤诚。”【词语胯下耻】  成语:胯下耻

  • 廉公屈体

    源见“负荆请罪”。谓顾全大局、知过必改。北周庾信《周陇右总管长史豆卢公神道碑》:“上马谕书,临戎习礼。贾复开营,廉公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