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拄笏看山

拄笏看山

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晋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子,性格卓荦不羁)作桓车骑(桓冲字幼子,《世说新语》附《释名》说字玄叔,亦称‘车骑’)参军(官名,晋及南北朝时,诸王府及将军开府都设此职,是重要的参议军政的慕僚),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近来)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王徽之身为参军官,久不愿理事,桓冲促其料理,王却傲然不作回答,以笏拄颊说的话,正表现出他的心志根本不在府中事务上,而在于闲逸适志。

旧因以“拄笏看山”比喻虽在高官而有闲情雅致。

宋.苏轼《次韵胡完夫》诗:“老去上书还北阙,朝来拄笏看西山。”(《分类东坡诗》十九)


并列 拄,顶着,支撑;笏,手板;拄笏,用手板撑着面颊,若有所思的样子;看山,欣赏山景。形容在官却有悠然闲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板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宋·陈与义《漫郎》:“漫郎功业大悠然,~了十年。”※拄,不读作zhù;笏,不读作wù。△多用于描写为官忙里偷闲,悠然自得之态。也作“拄笏西山”、“拄颊看山”。


【典源】《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晋书·王羲之传》亦载。

【今译】 晋代王徽之(字子猷) 性情疏放不羁,他曾任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不理政务,桓冲对他说:“你在府中很久了,应当料理些事务。”王徽之不回答,两眼望着远处,用手版拄着脸颊说:“西山早晨,空气很清新嘛。”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狂放不羁,不问俗事。

【典形】 参军拄笏、笏挂颊、看爽气,看西爽、骑曹知爱山、爽气、爽气西山、爽气朝来、西山爽、西山爽气、朝来爽气、拄笏、拄笏看山、拄颊、朝气爽、朝来清气、拄笏西山、西山朝爽、西山气爽、望爽气。

【示例】

〔参军拄笏〕 宋·黄庭坚《再次韵呈明略》:“参军拄笏看云气,此中安知枯与荣。”

〔笏挂颊〕 宋·苏轼《再用前韵寄莘老》:“困穷谁要卿料理,举头看山笏挂颊。”

〔看奭气〕 明·高启《致爽阁》:“拄笏朝吟看爽气,登临谁有晋风流?”

〔看西奭〕清·钱谦益《张藐姑太仆许饷名酒》:“马曹官好看西爽,酒郡封移带宿酣。”

〔骑曹知爱山〕 宋·范成大《奉题胡宗伟推官揽秀堂》:“南邻范叔骨相寒,不如骑曹知爱山。”

〔爽气西山〕 清·徐作肃《秋过南村》:“爽气西山玉麈柄,荣名北阙锦盘陀。”

〔爽气朝来〕 唐·钱起《乐游原晴望》:“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愁轻。”

〔西山爽〕 唐·王维《送李太守赴上洛》“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西山爽气〕 元·王恽《平湖乐·尧庙秋社》:“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朝来爽气〕 宋·陈与义《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朝来爽气如有朝,送我凭轩一杯酒。”

〔拄笏〕 清·严沆 《送吴谨侯同馆》:“夺我凤凰池,未妨彭泽醉,兴来拄笏西山翠。”

〔拄笏看山〕 宋· 陆游 《春晚书怀》:“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

〔拄颊〕清·高其倬《与熊敏思登蟠龙山顶》:“城中拄颊看西山,千峰历历横眉端。”


【词语拄笏看山】  成语:拄笏看山汉语词典:拄笏看山

猜你喜欢

  • 名驹千里

    同“千里驹”。清 黄鷟来《送张孝永回开封》诗:“驯雉多年推大尹,名驹千里岂常儿。”

  • 寸草衔结

    源见“结草以报”。谓虽力薄亦要感恩图报。《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虽虮虱微忱,不敢上尘天听,而寸草衔结,思报洪恩。”【词语寸草衔结】  成语:寸草衔结汉语大词典:寸草衔结

  • 拥髻

    旧题汉伶玄《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通德占袖,顾视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后以“拥髻”指话旧生哀。宋苏轼《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之二:“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明

  • 虎豹关

    源见“九关虎豹”。喻指严守的城关。元 萨都剌《越台怀古》诗:“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 虞卿白璧

    同“虞卿双璧”。唐杜牧《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郭隗黄金峻,虞卿白璧鲜。”

  • 鸣凤飞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正于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晋.杜预注:“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

  • 坠天花

    源见“天花乱坠”。谓极尽言谈之妙。清李渔《比目鱼.耳热》:“我便坠天花,也说不出他浑身的娇法。”

  • 如芒在背

    同“芒刺在背”。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众闻之,无不赧然,如芒在背。”述宾 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非常不安。语本《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在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

  • 死负父尸

    源见“孝女寻尸”。歌颂孝女。《金云翘传》一回:“死负父尸兮,生代父死。”

  • 宗子维城

    宗子:国君的嫡子。 王子王孙是国家的长城。 形容古代宗法社会里宗子地位之重要。语出《诗.大雅.板》:“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宋.徐铉《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宗子维城,蕃衍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