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有一羌人,姓姚名馥……好啜浊糟,常言渴于醇酒。群辈常弄狎之,呼为‘渴羌’。”后以“渴羌”称嗜酒者。唐李端《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尝知渴羌好,亦觉醉胡贤。”清钱谦
同“吹毛求疵”。黡,黑痣。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黡哉!”连动 黡,黑痣。拨开毛找黑痣,比喻故意找毛病。语出晋
《战国策.齐策四》:“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
同“舟中敌国”。《南齐书.王敬则陈显达传论》:“干戈既用,诚沦犯上之迹,敌国起于同舟,况又疏于此者也?”见“同舟敌国”。【词语敌国同舟】 成语:敌国同舟汉语大词典:敌国同舟
同“整冠李下”。《梁书.王僧孺传》:“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见“整冠纳履”。《梁书·王僧儒传》:“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既贻疵辱,方致徽绳,解箓收簪,且归初服。”【词语
同“鸣琴化治”。宋韩淲《清平乐.潘令生朝》词:“鸣琴单父,凫舄宜飞去。不比河阳花满树,此意直高千古。”
岳飞抗金事。纛(dào到):古代军中大旗。岳飞20岁从军,参加征辽之役,后到宗泽部下,深得器重。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虏去徽、钦二帝,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于五月即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是
同“燕然颂”。唐席豫《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已勒燕山颂,犹闻遣戍篇。”【词语燕山颂】 汉语大词典:燕山颂
同“汉皋解佩”。南朝 陈江总《宛转歌》:“已言采桑期陌上,复能解佩就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