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捉刀人

捉刀人

世说新语.容止》:“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据梁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说:“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使崔季珪(《三国志.魏书.崔琰传》:“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闲(间)谍(古代又称细作,即负有特殊使命,侨装侦探敌情的人)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据唐刘知几辨此非事实。见《史通.暗惑》。

三国时,曹操接见匈奴的使臣,自己认为相貌不足以威震外域,便使崔季珪代替自己接待来使,自己捉刀立在床头前,以充侍御。然后曹操派人探听使者对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来使却认为床头捉刀人是真正的英雄。

后因此事称代人作文为“捉刀”,称代人作文的人为“捉刀人”。

《唐书.刘沔传》:“(沔)客振武将军范希朝署。牙将军中大会,沔捉刀立堂下,希朝奇之,谓曰:‘后日必处吾坐。’”此即暗用其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赵以巨金纳大僚,诸生坐结党被收,又追捉刀人。”


【典源】 《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即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今译】 曹操将会见匈奴使臣,觉得自己形貌丑陋,不足以使远方国家宾服,让崔琰 (字季珪) 代替自己,自己持刀立在座旁。会见已毕,曹操派奸细问使臣:“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臣回答:“魏王很有威仪,但座旁的持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听说后,派人追杀使臣。

【释义】 后以此典借称某些英雄人物; 或用以指代别人做文字。

【典形】 床上捉刀人、捉刀人。

【示例】

〔床上捉刀人〕 明 · 袁宏道 《邺城道》:“帘前挝鼓吏,床上捉刀人。”

〔捉刀人〕 清 · 丘逢甲 《柬沈友卿》:“今日人才寥落甚,英雄待起捉刀人。”


【词语捉刀人】  成语:捉刀人汉语词典:捉刀人

猜你喜欢

  • 牍背

    同“牍背千金”。清钱谦益《洮河石砚歌》:“岂知飞檄磨厓手,牍背相随狱吏书。”【词语牍背】   汉语大词典:牍背

  • 龙渊太阿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载:“相传春秋时楚王使风胡子因吴王请欧冶子、干将二人作铁剑。二人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作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相传战国时吴国的欧也子和干将是铸造

  • 顾复

    《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郑玄笺:“顾,旋视;复,反覆也。”孔颖达疏:“覆育我,顾视我,反覆我,其出入门户之时常爱厚我,是

  • 郢书燕说

    比喻以讹传讹,亦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楚国郢都有人给燕国相国写信,因为时值晚上,灯光不亮,就对拿蜡烛的人说,举蜡烛。嘴里说着,无意中连“举烛”二字也写到信上。燕相国读后十分高兴。他说,举烛是崇尚光明的

  • 坎井之蛙

    《庄子.秋水》:“公孙龙问于魏牟曰:“……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坎

  • 御沟红叶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广记》三百五十四引《琐言》云:进士李茵,襄州人,尝游苑中,见红叶自御沟流出。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僖宗幸蜀,茵奔窜南山民家,见

  • 海禽心不怿

    源见“鲁禽情”。比喻违背本情,事与愿违。唐刘禹锡《游桃源》诗:“广乐虽交奏,海禽心不怿。”

  • 八米卢郎

    《北史.卢思道传》:“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唯思道独得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八米,指谷的出米率达到八成,表示上等。一说,为“八采”之误,指卢思道所作的十首诗被采用

  • 谈天衍

    《史记.荀卿列传》:“驺衍之述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刘向《别录》曰:‘驺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

  • 怀桔

    三国吴陆绩幼时,怀桔遗母,克尽孝道的故事。《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而怀桔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后以怀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