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援鳖失龟

援鳖失龟

淮南子.说山训》:“杀戎马而求狐狸,援两鳖而失灵龟,断右臂而争一毛,折镆邪而争锥刀。用智如此,岂足高乎?”后以“援鳖失龟”喻得不偿失,求小利而失大利。


并列 救助甲鱼,丢了灵龟。语本《淮南子·说山训》:“杀戎马而求狐狸,援两鳖而失灵龟,断右臂而争一毛,折镆邪而争锥刀:用智如此,岂足高乎?”△贬义。用于比喻得不偿失。→得不偿失


【词语援鳖失龟】  成语:援鳖失龟汉语词典:援鳖失龟

猜你喜欢

  • 同砚

    《汉书.张安世传》:“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研,通“砚”。后因称同学为“同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八回:“好在我们同砚,彼此不必客气。”【词语同砚】   汉语大词典:同砚

  • 剑为龙

    同“剑跃双龙”。前蜀韦庄《春云》诗:“山好只因人化石,地灵曾有剑为龙。”

  • 汉彘

    源见“人彘之变”。指汉代吕后对被她残害的戚夫人所加的污辱性称呼。柳亚子《四月二十九日上午偕鲍德作园游归得毛主席惠诗即次其韵》:“汉彘唐猫原有恨,唐尧汉武讵能量。”

  • 蜀赋

    源见“长门赋”。即《长门赋》。因作者司马相如居蜀郡 成都,故称。前蜀韦庄《宫怨》诗:“展转令人思蜀赋,解将惆怅感君王。”【词语蜀赋】   汉语大词典:蜀赋

  • 瘗鹿

    《新唐书.裴宽传》:“宽不以苞苴(音bāo jū,本为馈赠之物,引申指贿赂)污家,不敢自欺,故瘗之(瘗,音yì,埋葬。之,指代鹿)。”《渊鉴类函.施馈三》:“唐景云(睿宗年号,七一〇一七一一)中,韦诜

  • 嵩岩畚

    源见“洛阳货畚”。指寒贱的生计。清 黄鷟来《沈阳立春日感事述怀寄张四明西一百二十韵》:“圯上书难授,嵩岩畚岂无!”

  • 背碑覆局

    《三国志.王粲传》:“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又:“〔王粲〕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失一道

  • 金华省

    《汉书.叙传上》:“大将军王凤荐伯宜劝学,召见宴昵殿,容貌甚丽,诵说有法,拜为中常侍。时上方乡学,郑宽中、张禹朝夕入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中,诏伯受焉。”唐.颜师古注:“金华殿在未央宫。”南朝梁

  • 赋罢为郎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上读《子虚赋》而善之……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

  • 李广未封侯

    同“李广难封”。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