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

枯:枯草。朽:朽木。比喻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的势力或事物,又作“摧枯折腐”。《汉书·异姓诸侯王表》说:“过去秦朝颁布的重重禁令,恰恰助长了反秦豪杰的力量,加速了自身的覆亡啊!因此,汉朝的创始人并没有尺寸的分封之地,但却凭着一柄剑的力量,在短短5年内就成就了帝业。这在历史记载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古代世事变革都是沿袭着先王遗业的准则,现在是秦朝的弊政造就了汉朝的兴盛。雕琢金石是很难奏效的,但摧毁枯草朽木却极易成功。”后以此典言腐朽势力极易摧毁,或比喻事情极易成功。

【出典】:

汉书》卷13《异姓诸侯王表》364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杰而速自毙也。是以汉亡尺土之阶,繇(yóu尤,通“由”)一剑之任,五载而成帝业。书传所记,未尝有焉。何则?古世相革,皆承圣王之烈,今汉独收孤秦之弊。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唐·房玄龄《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宋·陆游《上丞相参政及宫观启》:“拉朽摧枯,竟为排陷;哀穷悼屈,孰借声光?” 元·脱脱《宋史·曹彬传》:“以国家兵甲精锐,翦太原之孤垒,如摧枯拉朽耳!” 民国·蔡元培《为罗文干遭非法逮捕案抗议宣言》:“所以革命军一起,袁项城一进京,清室就同‘摧枯拉朽’的倒了。”


并列 摧折朽枯的草木。比喻极容易办到。语出《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宋史·曹彬传》:“以国家兵甲精锐,翦太原之孤垒,如~尔。”△用于摧毁弱势之敌方面。 →势如破竹 ↔坚不可摧。也作“摧枯拉腐”、“摧枯折腐”、“拉朽摧枯”、“摧朽拉枯”、“摧枯振朽”、“拉枯折朽”。


【词语摧枯拉朽】  成语:摧枯拉朽汉语词典:摧枯拉朽

原作摧枯折腐。形容对方或某种事物已很腐败,极易摧毁。王莽末,上谷太守耿况遣子耿弇为使投降更始政权。南下途中,适逢王郎诈称成帝子刘子舆,起兵邯郸。耿弇随从人员以为刘子舆为汉室正统,欲就近投之。耿弇反对说:“刘子舆不过是疲惫之贼,最后逃不脱当俘虏的命运。我到长安后,向更始政权陈述我们兵马之盛,南下太原、代郡,不过几十天,归来后,再发动突袭消灭王郎乌合之众,就好象清扫枯朽的树木一样。”

【出典】:

后汉书》卷19第704页《耿弇传》:“……弇按剑曰:‘子舆弊贼,卒为降虏耳。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从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例句】: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晋书·苻坚载记》:“若摧枯拉朽,何足虑也。”


【词语摧枯拉朽】  成语:摧枯拉朽汉语词典:摧枯拉朽

猜你喜欢

  • 当筵吹帽

    源见“孟嘉落帽”。咏名士风流洒脱。唐元稹《游三寺回呈上府主严司空》诗:“举板支颐对山色,当筵吹帽落台头。”

  • 披云雾,睹青天

    披开云雾,见到青天。比喻驱开黑暗,见到光明。乐广,字彦辅,南阳清阳(今河南南阳市南)人,晋惠帝时官至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代王戎为尚书令。其婿成都王颖和长沙王乂有隙。长沙王乂执政,对乐广心怀猜忌,加上群

  • 雪舟相访

    同“雪舟乘兴”。唐杜牧《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诗:“看着白蘋芽如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 摊书拥百城

    同“摊书傲百城”。清 俞明震《岁暮园居杂感》诗之三:“对局搜残劫,摊书拥百城。”【词语摊书拥百城】  成语:摊书拥百城汉语大词典:摊书拥百城

  • 弓冶箕裘

    源见“克绍箕裘”。指先辈的优良传统和事业。《儿女英雄传》三四回:“依安太太的意思,从老早就张罗给儿子精精致致从头置分考具,无奈老爷执意不许,说,必得用这一分才合着弓冶箕裘的大义。”见“克绍箕裘”。【词

  • 狼藉杯盘

    见“杯盘狼藉”。

  • 刘阮重来

    同“重来天台”。《宦海》五回:“画眉窗下,孔雀屏前,天台之刘 阮重来。”

  • 鲁义姑

    源见“鲁姑弃子”。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元杨显之《酷寒亭》三折:“那贱人也不是鲁 义姑,这厮也不是汉萧何。”【词语鲁义姑】   汉语大词典:鲁义姑

  • 杯水车薪

    形容投力太少,无济于事。孟子说,仁战胜不仁,就象是水能战胜火一样。现在那些行仁的人,就象是拿一小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所燃烧起的熊熊烈火;扑灭不了,便说是水终究战胜不了火,这样的论调又助长了那些极端不仁的

  • 击副车

    源见“博浪飞椎”。指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时误中其从车。清黄遵宪《大狱》诗之四:“讵我持英簜,容人击副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