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侯轼闾

文侯轼闾

轼(shì试):古代车厢前用做扶手之横木。 闾(lú驴):里巷大门。 此典指战国时魏国建立者魏文侯在贤人段干木住所里巷门前,手扶车前横木,表示敬意。后以此典表示尊重敬仰仁人贤士。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学者,求学于子夏(孔子学生),不图势利,魏文侯给以官职爵禄,他辞让不受,魏文侯对段干木更以优礼相待。当初,魏文侯曾经向子夏学习经书,以客礼接待段干木,凡经过他住的里巷大门,总是手扶车厢前横木,表示敬意。此典又作“接士轼闾”、“式闾”。

【出典】:

史记》卷44《魏世家》1839页:“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例句】:

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加以延宾置驿,接士轼庐。”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式闾真道在,拥篲信谦光。”


【典源】 《吕氏春秋·期贤》:“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曰:‘君胡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 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史记·魏世家》:“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晋·皇甫谧《高士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段干木本是晋人,后居于魏国,少时贫贱而操守高尚,魏文侯每次乘车经过段干木的住所前就手扶车前横木,表示敬意。随从问:“君为什么扶着横木?”魏文侯回答:“这不是段干木的住所吗?段干木是位贤者,我怎么敢不扶木致意呢?”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尊重敬仰仁人贤士。

【典形】 接士轼庐、式闾。

【示例】

〔接士轼庐〕 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加以延宾置驿,接士轼庐。”

〔式闾〕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式闾真道在,拥篲信谦光。”


猜你喜欢

  • 五袴曲

    同“五袴谣”。《金瓶梅词话》六六回:“又久仰贵任荣修德政,举民有五袴之曲,境有三留之誉。”

  • 颜鬓

    《史记.仲尼弟子传》:“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的学生颜回短寿,二十九岁头发就白了。后因以“颜鬓”用为鬓发变白的典故。宋.陆游《寒雨中偶赋》诗:“莫惊颜鬓浑非昨,略数朋侪已半空。”【词语颜鬓】

  • 化龙东骛

    源见“五马渡江”。指王室南奔,建立帝业。唐李善《上〈文选〉注表》:“长离北度,腾雅咏于圭阴;化龙东骛,煽风流于江左。”

  • 待王弘

    源见“白衣送酒”。谓盼望与朋友饮酒、赏菊。唐皮日休《军事院霜菊盛开因书一绝寄上谏议》:“已过重阳三十日,至今犹自待王弘。”

  • 梁鼋栈鼍

    源见“鼋梁”。喻指修架桥梁,浮海渡江。南朝 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梁鼋栈鼍,越险浮深。远戎皆觐,上灵必临。”

  • 有脚春

    同“有脚阳春”。宋姚勉《沁园春.送权倅许张干》词:“苏醒枯鱼,剔除深蠹,个是人间有脚春。”

  • 初地

    《法苑珠林.十地颂》:“十地如破竹,只要破开初节,其余竹节很快能破。故有‘得初地真智,诸地疾能得。’之语。”佛教称菩萨修行渐近成佛的十种境界。其名目有: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

  • 终贾之年

    源见“终军弃?”。指年少。清钱谦益《〈琅嬛类纂〉序》:“少司成朱沧起先生,以终 贾之年,蜚声史馆。”

  •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见〔千人所指,无病自死〕。见“千夫所指,无病自死”。【词语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成语: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 秦医

    《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