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空弦落雁”。称赞射箭技艺精湛。唐李峤《弓》诗:“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
同“趾高气扬”。明沈德符《野获编.谐谑》:“若初进者足高气扬,凌轹前辈。”见“趾高气扬”。《东周列国志》24回:“宰孔视桓公~,似有矜高之色,乃应曰:‘君以为可,谁敢曰不可!’”【词语足高气扬】 成
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汉明帝永平〕十五年春行幸东平……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苍,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后因以“东平献颂”为宗室歌颂帝德的典实。《三国志.中山恭王衮传》:“昔唐叔
座落在水边的楼台最先得到月光;朝向阳光的花木容易萌生春意。 比喻由于近便而优先获得好处。语出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
《战国策.秦策》一:“夫晋献公欲伐郭,而惮舟之侨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舌。乃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舟之侨谏而不听,遂去。’”美女:姬妾。舌:谏臣之言。晋献公想讨伐郭,而畏惧舟之侨,因此根据荀
《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今少卿报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唐.颜师古注:“不可讳谓安死也。”“季冬”为冬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十二月。汉代每年于十二月处
《仙传拾遗》载:相传唐名医孙思邈隐居终南山时,天大旱,有胡僧请于昆明池祈雨,七日而池水缩数尺。入夜,有老人自称为昆明池龙,天旱与己无关,胡僧欲取龙脑做药,老人恳求孙思邈救其一命。孙要他献出龙宫三十首仙
源见“蒲鞭”。以蒲苇为杖,聊以示辱。谓刑罚宽仁。三国 魏曹植《对酒歌》:“蒲鞭苇杖示有刑。”《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南阳苇杖未足比其仁,颍川时雨无以丰其泽。”吕延济注:“《韩诗外传》云‘
源见“三箭定天山”。祁连,即天山。喻征伐。明阮大铖《燕子笺.平胡》:“那知连发祁连箭,又梦巫山一片云。”